[發明專利]一種罩式光亮退火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47258.8 | 申請日: | 2016-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031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鄭瀟然;鄭英;周童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英 |
| 主分類號: | C21D9/00 | 分類號: | C21D9/00;C21D1/26;C21D1/767;C21D1/773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43001 | 代理人: | 鄧淑紅 |
| 地址: | 410205***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亮 退火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熱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惰性氣體保護的罩式光亮退火爐。
背景技術
傳統的罩式光亮退火爐通常由內罩、加熱罩、冷卻罩及底座等組成,內罩通過法蘭及密封圈與底座壓緊在一起,產品裝于充滿惰性氣體的內罩中,通過一臺攪拌風機對罩內氣體進行攪拌。加熱罩內側裝有加熱器,通過輻射加熱內罩的外壁,再通過內罩的內壁加熱裝罩內的工件,當加熱與保溫完成后吊走加熱罩,再通過冷卻罩對內罩進行冷卻,從而使內罩中的產品冷卻。
這種經典的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1)工件的加熱必須先輻射加熱內罩,只有內罩加熱后才能加熱工件,這樣加熱效率不高且加熱罩到內罩的溫度梯度較大,致使加熱器必須長時間處在較高的工作溫度,因而能效較低;
(2)內罩內的風機僅起到攪拌的作用,并沒有形成強制對流的風,因此,內罩內的空氣流動是無序的,不利于提高工件溫度均勻性及溫度精度;
(3)內罩與底座的連接面積較大,并且通常需要水冷,導致漏熱較多;
(4)內罩上部工作溫度高,下部工作溫度低,熱差較大,因而導致內罩與底座的密封可靠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抽高真空、惰性氣體快速有序循環的高能效罩式光亮退火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罩式光亮退火爐,包括下爐體和密封壓接于其上方的上爐體,兩爐體的內徑一致,下爐體內布置有支柱,支柱的上端連接有水平布置的底座板,工件置于底座板上通過筒型罩體罩住,上爐體罩于筒型罩體外,下爐體的底部連接有循環風機,筒型罩體和上爐體之間的空腔中布置有加熱體,爐體內布置有冷卻水管,下爐體的底部連接有惰性氣體進氣閥、頂部連接有重力安全閥,下爐體的下端有支撐架;使加熱體發熱,通過循環風機強制爐體內形成循環風來加速工件的加熱升溫過程,加熱升溫和保溫過程完成后,往冷卻水管中通入冷卻水將爐體內的熱量帶走使工件冷卻。
作為優選,所述上爐體和下爐體的內壁均為不銹鋼板,上爐體壁體的下端面和下爐體壁體的上端面均為不銹鋼板,內壁不銹鋼板的厚度大于端面的不銹鋼板厚度。爐體內壁采用2-4mm厚的不銹鋼板,以保證強度。端面采用0.5-1mm的不銹鋼板,以減小傳熱面積。
作為優選,所述上爐體和下爐體之間通過分別連接于兩爐體端部外壁的法蘭壓接,兩法蘭之間設置有內外兩個橡膠的密封圈,內密封圈為耐高溫密封圈,外側的密封圈硬度大于內側密封圈的硬度,內側密封圈的直徑大于外側密封圈的直徑;上爐體下端法蘭的連接面為平面,下爐體上端法蘭的連接面有兩個用于嵌裝兩密封圈的環形槽,兩密封圈的上部位于環形密封槽外。真空密封主要由內側的密封圈保證,外側的大密封圈硬一些,上爐體的重量主要由它支撐,同時與內側的密封圈之間形成一個壓力差,從而可以更好的保障爐內真空。
進一步的,所述上爐體和下爐體的壁體之間設置有熱氣擋圈,下爐體的內壁和上端面交界處設置有厚度大于內壁厚度的不銹鋼圓環,熱氣擋圈的下部嵌裝于不銹鋼圓環中。熱氣擋圈的設置一方面可以減少熱量的損失,另一方滿可以延長橡膠密封圈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發熱體沿所述筒型罩體的高度方向布置,筒型罩體的上方和下爐體中分別布置有所述冷卻水管。
作為優選,所述筒型罩體的上端和底座板上分別布置有貫穿厚度的通風孔;底座板的下側連接有鍋底型的下集風罩,下集風罩的底部中心位置處有集風孔。
作為優選,所述循環風機包括電機和葉輪,電機的輸出軸和葉輪軸之間通過帶傳動連接,葉輪位于下爐體內,葉輪軸包括中空段和實心段,實心段的內端與葉輪連接為一體、外端與中空段焊接為一體,中空段通過連接于所述支撐架上的筒座安裝固定,筒座為兩端封閉的圓筒體,葉輪軸穿過圓筒體內端和外端的端板處分別連接有調心滾子軸承和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兩軸承分別通過分別固定于相應端板內側的軸承座安裝固定;圓筒體的外壁布置有散熱片,圓筒體的外壁和所述支撐架之間還連接有加強筋板。葉輪軸的皮帶輪安裝段為錐形度,皮帶輪的軸向中心有相應的錐形孔,皮帶輪的外端和葉輪軸之間通過壓板及緊固螺釘安裝固定;葉輪的安裝位置對應所述下集風罩底部的集風孔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英,未經鄭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72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