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人體前臂的剛性塑型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45665.5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162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諸燮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優創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諸燮平 |
| 主分類號: | A61F5/05 | 分類號: | A61F5/05;B29C6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灣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89 | 代理人: | 倪繼祖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匯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人體 前臂 剛性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型工藝,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人體前臂的剛性塑型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的、延續至今的非手術外固定多采用石膏繃帶管型和高分子繃帶管型或夾板固定等。由于夾板固定容易使復位后的斷裂面錯位,造成畸形以致被固定部位的功能缺損;而石膏管型或高分子繃帶管型由于操作難度較高、不能調整骨傷后肢體腫脹前后的圍度、自身透氣性較差等問題,不利于醫生及時檢查和治療骨傷處的體表外科創傷等。如果采用管型固定,又容易造成關節粘連以致關節強直等。
中國專利CN203060004U公開了一種骨科外固定用前臂型腔,所述型腔包裹于人體的手掌及前臂上,所述前臂型腔包括可展開成平面的型腔本體,所述型腔本體包括兩塊左右對稱且通過縫制連為一體的型腔片,所述型腔片均包括前臂部和與之連通且連為一體的手掌部,所述兩塊型腔片手掌部的相對外側邊上分別對應設置有相配合的撕拉扣,所述兩塊型腔片前臂部的相對外側邊上分別對應設置有相配合的連系物件,所述兩塊型腔片的相對外側邊上且對應于人體的拇指處分別設有一缺口,所述型腔本體通過型腔片手掌部的撕拉扣和前臂部的連系物件各自的配合作用包裹于人體的手掌及前臂上。
說明書中涉及采用該型腔的塑型工藝:將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異氰酸酯按1∶0.6~0.75的質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后制得聚氨酯漿料,根據人體體形的大小,將合適量的聚氨酯漿料倒入左型腔片和右型腔片的內腔中后,用專用工具——定厚滾筒將其推勻、展開,由于型腔本體完全呈一平面,因此,推勻、展開聚氨酯漿料將變得極為簡便,待聚氨酯漿料由液態進入固態軟化段,搭上手掌撕拉扣將型腔本體包裹于人體的手掌上,拇指從拇指缺口中伸出,然后搭上前臂撕拉扣將型腔本體固定于人體的前臂上,再用手工配合型腔自身的伸縮性塑形使其貼合于前臂及手掌,病人受傷部位保持不動若干分鐘后,型腔主動硬化成剛性固定套。
上述專利是把新的技術在實驗室中就總體實現步驟的邏輯框架加以概括,從而保護了這個新技術,而這個專利在實驗室和小范圍的醫院由派出的實驗室專家對被塑者進行操作是切實可行的。但是,要達到在各領域如臨床醫學和藝術塑形等領域由略經培訓就能由普通技術人員操作,并普遍適用于各個地理位置,能進行新技術的普及推廣,必須有一個精準控制理化反應的標準化操作工藝。
因此,如何實現人體前臂剛性塑型工藝的標準化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了一種用于人體前臂的剛性塑型工藝,實現了人體前臂的標準化塑型。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用于人體前臂的剛性塑型工藝,所述剛性塑型工藝通過前臂型腔完成,所述前臂型腔包括兩爿呈左右對稱且相連為一體的型腔,所述剛性塑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使原料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異氰酸酯溫度達到20-25℃,然后將其混合攪拌,攪拌速度為1500轉/分鐘,攪拌時間為18-20秒,充分拌勻、均勻反應后制得聚氨酯漿料;
S2:將聚氨酯漿料先倒入一爿型腔中,待該爿型腔被灌滿一半時,繼續保持灌注并在3秒后開始對另一爿型腔灌注聚氨酯漿料,以使兩爿型腔的聚氨酯漿料含量和反應程度趨于均衡,當單爿型腔被灌滿聚氨酯漿料后即封口;單爿型腔聚氨酯漿料灌注的起止時間控制在11-12秒;
S3:將前臂型腔置于操作臺上并鋪平,通過滾筒將型腔內的聚氨酯漿料鋪滿推勻,整個步驟S3的用時控制在40-45秒;
S4:分別測量被塑者手腕圍度和手腕與手肘之間最大的圍度,根據測量得到的數據,在操作臺上對前臂型腔進行預拉制,使得型腔與被塑者對應部位的尺寸一一相合;整個測量和預拉制步驟用時控制在25秒;
S5:將前臂型腔套上被塑者的前臂部位,在第一掌指關節下1-1.5cm處插入拉鏈頭后,順勢先拉上2-3公分,移動前臂型腔使得拉鏈在前臂部與前臂軸心線呈一直線后,捏住拉鏈頭拉片向外向上以矢量合力提拉,此時前臂型腔在向外向上的合力作用下得以延展,順應性的改變型腔尺寸,拉鏈流暢閉合;步驟S5的用時控制在20秒;
S6:塑出腕部和肘部的外形,以使前臂型腔和前臂隨體貼合,且在腕部橈骨小頭突出處塑出外形;用時控制在1分鐘;
上述所有步驟均在20-25℃的環境溫度下進行。
從實驗室的專家可意會卻難以言傳的操作到各領域凡需要塑形固定時可有普通醫護人員或藝術界的普通技術人員操作,需要大量的各種條件下的試驗以得出精準的數據,才能實現新技術產品的標準化操作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優創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諸燮平,未經上海優創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諸燮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56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藍牙尿濕報警的智能內褲
- 下一篇:一種瓷牙貼面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