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流量動態分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44107.7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408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魯錄義;劉雪晴;張燕平;王奎;江代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74 | 分類號: | F16K11/074;F16K31/04;F16K31/53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張建偉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量 動態分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流技術,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液體流量動態分配的方法及系統,屬于工程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流量分配系統包括轉速測量系統、控制器及流量控制單元。轉速測量裝置用于測量發動機的轉速;控制器與轉速測量裝置相連接,用于根據轉速-電流對應關系確定與發動機的轉速相匹配的電流信號;流量控制單元與控制器相連接,用于根據電流信號對泵的流量進行調節分配。但是,這種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分配結構復雜,設計成本高;
第二,通過控制程序來完成轉速與電流信號傳遞,從而控制流量分配,存在響應時間快慢的問題;
第三,泵流量輸出與實際工況有嚴重滯后;
第四,分配的精度不高,依賴于轉速測量系統,控制程序的設計精度,不易調節,維修繁瑣,穩定性不高;
第五,流量分配系統輸出形式單一,一般為直線變化。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分流裝置,其目的在于實現水流量按預設變化曲線進行的動態分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結構復雜,設計成本高,嚴重滯后,輸出形式單一、調節不便和調節精度低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流量動態分配裝置,包括進口筒、分流筒、分流盤、出口管、驅動齒輪、變頻器和電機;其中:
所述進口筒為圓管,是流體的入口,所述出口筒一端為圓形,用于和分流盤同軸相連,另一端分成兩個出口,用于分流后的流體通過;
所述的分流盤為圓齒輪形,其外齒與驅動齒輪嚙合,由驅動齒輪帶動其轉動;分流盤上設有兩個以分流盤軸心為圓心的扇形孔,各扇形孔形狀和面積相等,各扇形孔的圓心角不大于10°;通過改變通過分流盤上扇形孔面積,能控制出口管的流量;
所述分流筒一端為圓管,用于和進口筒相連;另一端與分流盤可轉動相連,該端面開有與流量要求相對應的通孔,分流筒的流體經該通孔進入分流盤;
所述進口筒、分流筒和分流盤共軸設置;進口筒的入口截面積等于出口管出口截面積總和;所述出口管擺放位置以扇形孔的圓心為中心,其一端分成兩個半圓形通孔,另一端是兩個圓管形出口;
所述進口筒、分流筒、分流盤、出口管各相互連接部位,設有密封裝置;所述電機在變頻器控制下工作,用于帶動驅動齒輪按設定轉速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分流筒與分流盤相連端的通孔包絡形狀由下式確定:
上式基于分流筒底部圓心為原點的XOY直角坐標系,r為通孔形狀曲線上的點與原點的距離,R是所述扇形孔的半徑,e為扇形孔轉動時其角平分線與X軸正向的夾角,以逆時針為正;所述X軸,指穿過圓心且將通孔形狀分為對稱兩半的直線,X軸與通孔曲線長軸重合,f(e)是所要得到的出口管流量隨e變化的解析式;f1(e)為扇形孔轉動角度0到180°內時所對應的出口管1流量解析式,f2(e)為扇形孔轉動角度180°到360°內時所對應的出口管2流量解析式,f(e)及f1(e)和f2(e)根據分流需要確定;180°為兩解析式扇形孔轉動角度e的分界點。
進一步的,所述f1(e)和f2(e)變化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直線型變化:a*e+b,a和b為常數;拋物線型變化:a*e2+b*e+c,a,b和c為常數;正弦型變化:a*sin(e)+b或a*cos(e)+b,a和b為常數。
進一步的,所述f1(e)和f2(e)變化形式相同,即兩者同為直線型變化、拋物線型變化或者正弦型變化,只是相差180°相位。
進一步的,通過調節變頻機,能使分流盤的轉速發生變化。
本發明中,流體由進口筒進入分流筒,變頻器和電機帶動驅動齒輪轉動,進而驅動分流盤以一定的角速度進行轉動。流體進入分流筒后分成兩股流體進入分流盤和出口管。由于分流筒底部有通孔的形狀,分流盤在轉動時流通面積是變化的,從而實現流體流量的動態變化。
本發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保證入口流量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流通截面變化來控制出口管流量變化,出口管的流量與流通面積呈正比關系,故基于此原理,時刻改變流通面積來控制出口管流量瞬時變化。本發明流通面積變化由扇形面積變化來控制的,由此位于分流筒底部的通孔形狀根據實際流量變化需求來確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41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