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沉管隧道管節拆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43063.6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266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德進;馮海暴;曲俐俐;蘇長璽;張學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63 | 分類號: | E02D29/063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潘晉祥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拆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沉管隧道管節拆除方法,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沉管的安裝技術起源較早,世界沉管隧道技術的首次試驗于1810年在倫敦進行,防水問題未能解決。美國底特律水底鐵路隧道是第一座用于交通運輸的水下隧道,于1910年利用沉管技術建成,標志著沉管法的成功誕生。美國在海灣修建隧道較多,由于海灣的水深一般大于內河,采用鋼殼或雙層鋼殼結構(鋼殼一般為圓形),從受力角度考慮優于矩形。我國沉管隧道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20世紀60年代初,曾在上海開展過沉管隧道技術的研究,并于1976年在上海金山石化工程首次應用沉管法建成了第一座排污水下隧道。我國香港地區于1972年建成了跨越維多利亞港的城市道路海底隧道。
對于沉管拆除技術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該技術的研究,尤其是大型沉管的水下拆除施工技術,國內外也沒有相關的技術報道,對于水下大型構件的拆除多采用起重船直接吊起的方法,該方法的實施需要大型的裝備、施工效率低、風險大,且不利于節能環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種沉管隧道管節拆除方法,其具有拆除效率高、拆除效果好的特點。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沉管隧道管節拆除方法,包括施工前的準備步驟、拆除隧道兩端管節步驟和拆除隧道正常段管節步驟。
施工前的準備步驟,包括拆除隧道內突出部位預埋件,拆除止水帶,在隧道內安裝助浮材料,和在隧道內的管節之間的連接處安裝頂推裝置。
拆除隧道兩端管節步驟,包括端部止推段拆除,端部止推段開挖區域灌水,將隧道端部管節內的助浮材料與充氣裝置連接,將起重設備的吊繩與管節連接,將頂推裝置的管線與控制系統連接,對助浮材料充氣,開啟頂推裝置,當隧道兩端管節與其余管節脫離后,啟動起重設備,使管節浮出水面。
拆除隧道正常段管節步驟,包括開挖正常段的回填層,將隧道正常段管節內的助浮材料與充氣裝置連接,將起重設備的吊繩與管節連接,將頂推裝置的管線與控制系統連接,對助浮材料充氣,開啟頂推裝置,當拆除的正常段管節與其余管節脫離后,啟動起重設備,使管節浮出水面。
作為優選地,頂推裝置為千斤頂。
作為優選地,端部止推段拆除的步驟包括開挖端部止推段部分,對開挖的基坑進行邊坡支護,將止推段部分割除一定長度,將割除的部分清楚出施工區域。
作為優選地,對開挖的基坑進行邊坡支護的方式包括框格墻支護方式或錨噴支護方式。
作為優選地,將起重設備的吊繩與管節連接的步驟包括把管節底部基礎部分沖刷出空隙,將從起重設備垂下來的吊繩貫穿管節底部,將吊繩與起重設備上的吊鉤連接。
作為優選地,拆除隧道兩端管節時,在隧道兩端的管節的兩側設有浮箱。
作為優選地,拆除隧道正常段管節時,在正常段隧道管節的兩側設有浮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發明可通過少量的裝備和人工安全快速的清除沉管止推段,并將管節拆除分割為多個階段,由大型的沉管隧道分為多個階段分節拆除,安全快捷。
二:本發明借助氣囊助浮和起重相結合的施工方法可平穩、快速、安全地將隧道管節拆除,節能減耗,有效利用水的浮力作為起吊重力將沉管浮起。
附圖說明
圖1端部止推段開挖區域示意圖;
圖2沉管隧道拆除橫斷面示意圖;
圖3沉管隧道拆除過程示意圖;
圖中:1止推段拆除部分 2沉管銜接段 3海中段 4開挖區域 5GINA止水帶 6浮箱 7起重設備 8助浮材料 9拆除管節 10碎石墊層 11助浮材料安裝部位 12吊繩 13控制線纜和充氣管路 14未拆除管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30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