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漿紗布噴氣織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42355.8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9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瓊鵬 |
| 主分類號: | D03D47/30 | 分類號: | D03D47/30;D03C9/06;D03D4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75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漿紗 噴氣 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漿紗布噴氣織機,尤其涉及一種生產醫用敷料紗布的噴氣織機。
背景技術
現生產棉紡織物,為提高面紗的摩擦力和強度,減少在織制過程中的斷頭及棉坯布的結頭。在織制前先將棉紗經過上漿工藝處理后。才能整經、穿筘、上軸和織布;如需生產脫脂面紗布,又要將上漿織出的坯布在漂洗時,進行脫漿處理。在紗布的上漿和漂洗的脫漿兩道工序要消耗很多資源和能量,并需要大量的設備投入,如聯合漿紗機等,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
現有技術中提供了一種絞織劍桿織機,包括沿導布方向由后至前依次設置的放卷結構、張力感應后梁、停經架、綜框、打緯鋼筘、撐幅羅拉、卷取糙面輥、兩壓布輥和卷布輥等;其中,放卷結構和綜框由墻板中的動力結構驅動,綜框包括前綜框及后綜框,分別設于前綜框和后綜框中的絞針形成兩綜頁。
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效節能紗布專用噴氣織機,它包括大墻板、中墻板、后梁、綜框、鋼筘、經軸、打緯軸、卷取軸、綜框腳、經停架、折入邊、管道片、剪刀、織口支撐、張力彈簧、氣缸、噴嘴。
申請人在采用常見的噴氣織機生產無漿紗布時發現如下問題:
1、經紗之間易纏繞;2、織物易出現斜緯和荷葉邊等瑕疵品;3、現有的放卷結構的上布紗卷不夠大,需要頻繁更換,工作強度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漿紗布噴氣織機,該織機通過將綜框中的兩頁綜頁改為四頁綜頁,以減少經紗之間的纏繞,通過經軸由主動形式改為被動形式,不但能增加經紗卷的大小,還可以避免斜緯和荷葉邊等情況出現。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漿紗布噴氣織機,該織機包括織機中部的綜框2和織機后側的放卷結構3,所述綜框2里并排設置有四片綜頁4,所述放卷結構3包括底座5、糙面輥6、光滑輥7和底座5左右兩側的限位支架8,所述光滑輥7和糙面輥6分別由前至后并排轉動設于底座5上,所述光滑輥7和糙面輥6均平行于綜頁4設置。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兩限位支架8之間的距離大于經軸的軸向長度3-6cm。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糙面輥6和光滑輥7的直徑為15-30cm,所述糙面輥6和光滑輥7之間的距離為20-35cm。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漿紗布噴氣織機,該織機通過將綜框中的兩頁綜頁改為四頁綜頁,使經紗之間的間隙變大,以減少經紗之間的纏繞。同時,通過配合將經軸由主動形式改為被動形式,不但能增加經紗卷的大小,還可以避免斜緯和荷葉邊等情況出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無漿紗布噴氣織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放卷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放卷結構的側視圖。
圖中:1卷布輥、2綜框、3放卷結構、4綜頁、5底座、6糙面輥、7光滑輥、8限位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漿紗布噴氣織機,該織機包括沿導布方向由后至前依次設置的放卷結構3、張力感應后梁、停經架、綜框4、打緯鋼筘、撐幅羅拉、卷取糙面輥、兩壓布輥和卷布輥1等,綜框2和放卷結構3分別設于織機的中部和后側。前述結構與現有的噴氣織機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原有的兩頁綜頁的基礎上再增加兩頁綜頁形成四綜頁結構,同時將主動形式的放卷結構3改為被動形式(大包卷)。具體地,其改進結構如下:綜框2里并排設置有四片綜頁4,其改造方式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故省略詳細描述;如具體地,四片綜頁通過提升繩與提升輪連接,間隔設置的兩片(第一和第三)綜頁的橫向移動搖桿與偏心輪連接。其中,放卷結構3包括底座5、糙面輥6、光滑輥7和底座5左右兩側的兩限位支架8等,光滑輥7和糙面輥6分別由前至后并排轉動設于底座5上,兩限位支架8分別設于光滑輥7(糙面輥6)的左右兩端,光滑輥7和糙面輥6均平行于綜頁4設置。其中,底座5為矩形框架式結構;光滑輥7和糙面輥6設于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一放置經卷的弧面。具體地,光滑輥7和糙面輥6沿左右向水平設置,兩限位支架8豎直設置。在本發明中經卷放置在糙面輥6和光滑輥7上,無需動力驅動。
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兩限位支架8之間的距離大于經軸的軸向長度3-6cm,以保證經軸可以做左右向的微小擺動,進而保證織布效果;限位支架8的高度大于經軸的最大半徑至少3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瓊鵬,未經孫瓊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23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尼龍機織物
- 下一篇:一種用于紗線紡織的紡織機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