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鉛離子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42092.0 | 申請日: | 2016-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2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候日朗;陸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創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子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鉛離子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鉛及其化合物是一種具有蓄積性、多親和性的有毒物質,可與體外一系列蛋白質、酶和氨基酸中的官能團(巰基)結合,干擾機體的生化和生理活動,進而引起中毒,對造血、肝和腎的損害尤為嚴重。自然界水中的鉛大多來自于采礦、冶金、電鍍、電池和化工等行業排放的廢水。至2006年以來頻發爆發地群體性鉛污染中毒事件把公眾的視線聚焦于鉛污染檢測與預警。因此,鉛的檢測,特別是在線檢測,已成為最受關注的檢測項目之一。
目前,檢測鉛的方法較多,有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GF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AAS)、電熱原子吸收光譜法(ET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氫化物發生-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HG-ICP-AES)、陽極溶出伏安法/極普法、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以其成本低廉、易于推廣使用而成為檢測鉛最常用的分析檢測方法。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是微量鉛檢測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需要使用氰化鉀作為掩蔽劑以去除干擾離子對測量的影響,而氰化鉀為劇毒試劑,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損害,同時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現在也有報道不采用氰化鉀作為掩蔽劑的鉛檢測方法,如使用硫脲、NH4SCN、酒石酸鉀鈉等作為掩蔽劑,但這些掩蔽劑的使用僅能去除如Cu、Ni、Ca、Mg等離子的的干擾,其他如Cd、Zn、Cr等離子的干擾無法去除,該種鉛檢測方法的抗干擾能力差。另外,雙硫腙分光光度法需要使用有機溶劑萃取,操作繁瑣、試劑用量大。
綜上,現有的鉛檢測光度法均存在抗干擾能力差、操作繁瑣、且大多適用于鉛的快速定性檢測等缺點,不能滿足現今人們需要準確知曉水中乃至食品、血液等方面鉛的準確含量的需求,尤其在在線檢測應用方面差距甚大。所以,研發一種試劑安全性好、抗干 擾能力強、準確性高的鉛檢測方法,尤其適用于在線檢測的方法顯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準確度高、靈敏度好,操作簡單且穩定環保的水體鉛含量的測定方法。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鉛離子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S1、獲取待測水體,調節所述待測水體的pH值至5-6;
S2、在所述待測水體中加入掩蔽劑、增敏劑和顯色劑,混合后靜置,顯色;
S3、通過分光光度法對所述水體進行含鉛量的測定,測定波長為560-580nm。
進一步的,在上述步驟S1中,通過添加緩沖液將所述待測水體的pH值調節至5-6,并將所述待測水體中的鉛濃度控制在0.2-2mg/l范圍內。
進一步的,所述緩沖液為乙酸-乙酸鈉。
進一步的,在上述步驟S2中,所述掩蔽劑包括亞鐵氰化鉀和氟化銨的混合液。
進一步的,在上述步驟S2中,所述增敏劑為曲拉通OP(X-100)。
進一步的,在上述步驟S2中,所述顯色劑為二甲酚橙(XO),且所述顯色劑溶于溶劑中,其濃度需控制在0.2-0.5g/l。
進一步的,在上述步驟S2中,所述待測水體中加入掩蔽劑、增敏劑和顯色劑混合后的靜置時間為5-15min。
進一步的,所述靜置時間為10min。
進一步的,在上述步驟S3中,所述測定波長為575n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將本發明的方法運用于鉛離子在線自動檢測儀對各種水樣中鉛進行實時在線檢測,容易實現且可以明顯縮短測試周期和提高測試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從儀器的測試情況來看,在線自動檢測儀運用XO作為顯色劑時,該方法快速、準確,顯色反應靈敏度高,測定范圍廣,特別適合與含鉛廢水的在線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標準吸光度-濃度曲線圖。
圖2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標準吸光度-濃度曲線圖。
圖3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標準吸光度-濃度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鉛離子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S1、獲取待測水體,調節所述待測水體的pH值至5-6;
S2、在所述待測水體中加入掩蔽劑、增敏劑和顯色劑,混合后靜置,顯色;
S3、通過分光光度法對所述水體進行含鉛量的測定,測定波長為560-58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創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創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20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