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并列型復合纖維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40779.0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9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志恒;季亞娟;吉宮隆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8/14 | 分類號: | D01F8/14;D01D5/32;D01D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列 復合 纖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彈性好、陽離子可染的并列型復合纖維。
背景技術
聚酯纖維是典型的熱可塑性合成纖維,自誕生以來,由于其機械強度、耐藥品性、耐熱性等優良,在衣料及產業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列復合纖維是一種機械性能優良、熱收縮特性好的兩種聚合物并列結合的復合纖維。進入21世紀以來,這種并列彈性纖維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化纖領域也逐漸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它具有自卷曲性能,基于復合纖維中兩組分不同的收縮性,可以產生呈螺旋狀的三維卷曲。其優點是膨松度大,彈性和回復性好,手感優優良。
中國專利CN1854355A公開了一種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組分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組分并列復合的并列型復合纖維,但是該纖維中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組分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組分的特性粘度相差不大,粘度差僅有0.02~0.10,纖維不具備良好的收縮性。
中國專利CN101851812A公開了一種由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并列復合纖維,且兩者之間的特性粘度差為0.40~1.05dl/g,但是該纖維沒有陽離子可染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彈性好、具有陽離子可染性的并列型復合纖維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并列型復合纖維,由特性粘度為0.45~0.65dl/g的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與特性粘度為1.00~1.50dl/g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并列復合而成,且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重量比例為70:30~30:70。
所述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中優選含有由帶有磺酸鈉基團的間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形成的結構單元,以硫元素計該結構單元占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的0.20~1.00wt%。
所述帶有磺酸鈉基團的間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優選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間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鈉或間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鈉。
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與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的特性粘度差優選0.40~1.05dl/g。
該并列型復合纖維的伸縮伸長率為25%~100%,彈性回復率在85%以上;染色后纖維的發色性L值在14.0以下。
本發明的并列型復合纖維彈性好、彈性回復率高,且具有陽離子可染性能,染色后纖維的發色性好,L值低。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并列型復合纖維由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并列復合而成,其中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的特性粘度為0.45~0.65dl/g。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的特性粘度大于0.65dl/g的話,經熔融紡絲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復合后得到的并列纖維的彈性伸長率較差;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的特性粘度小于0.45dl/g的話,則所得到的復合型纖維的彈性性能并不能提高,而且物性低下、紡絲性差,增加生產成本。
所述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特性粘度為1.00~1.50dl/g。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特性粘度大于1.50dl/g的話,會導致熔融復合紡絲困難,且切片成本會增加;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特性粘度小于1.00dl/g的話,則會影響纖維物性,所得并列型復合纖維的彈性也不明顯。
為了考慮本發明并列型復合纖維的成本以及彈性性能,選擇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重量比例為70:30~30:70。
所述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中含有由帶有磺酸鈉基團的間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形成的結構單元,該結構單元得含量優選以硫元素計占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的0.20~1.00wt%。當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中該結構單元的含量太小時,所得并列型復合纖維不具有陽離子可染性;當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中該結構單元的含量太高時,所得并列型復合纖維物性下降,實際應用差。為了使并列型復合纖維獲得理想的陽離子可染特性,更優選其含量為0.25%~0.80wt%。
所述帶有磺酸鈉基團的間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優選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間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鈉或間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鈉。
本發明的陽離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特性粘度差為0.40~1.05dl/g。在該粘度差范圍內,所得并列型復合纖維的彈性更優異。所述特性粘度差小于0.40dl/g的話,所得到的纖維的彈性??;所述特性粘度差大于1.05dl/g的話,紡絲時在吐出孔吐出的絲條容易產生彎曲,不利于穩定紡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07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