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鎂合金甩帶爐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40099.9 | 申請日: | 2016-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8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曹鳳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2D11/06 | 分類號: | B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張雅丁 |
| 地址: | 61022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鎂合金 甩帶爐 | ||
1.一種新型鎂合金甩帶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煉爐(1)、堵頭(2)、壓力機構(3)、保溫層(4)、甩帶包(5)、加熱層(6)、包芯(7)、甩帶噴嘴氣體保護結構(8)、熔煉氣體保護結構(9)、輥芯(10)、冷卻循環結構(11)、輥套(12)、甩帶包氣體保護結構(13)、擋板(14)、熔煉測溫結構(15)、鎂帶收集倉(16)、收集倉冷卻結構(17)、排氣孔(18)、鎂液輸液管(19)、急冷輥(20)、噴嘴(21)、甩帶包測溫結構(22)、噴嘴環形加熱結構(23);
其中:在熔煉爐(1)的頂端設置端蓋,端蓋的中心位置設置2個直徑為3-5mm的排氣孔(18),通過排氣孔(18)排除熔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
熔煉氣體保護結構(9)插入熔煉爐(1)頂端的端蓋中,并深入到距離熔液液面上方5-15mm的位置,通過熔煉氣體保護結構(9)向熔煉爐(1)中充入以下保護氣體中的一種:氮氣+SF6的混合氣體、氬氣+二氧化碳+SF6的混合氣體;
在熔煉爐(1)的側壁上設置1-12個熔煉測溫結構(15),熔煉測溫結構(15)穿過熔煉爐(1)的側壁插入熔煉爐(1)的腔體中;
在距離熔煉爐(1)爐底上方5-10mm位置的側壁上設置鎂液輸液管(19);鎂液輸液管(19)的一端在熔煉爐(1)內部,另一端在甩帶包(5)內,在壓力機構(3)的作用下將熔煉爐(1)中的鎂液通過鎂液輸液管(19)輸送到甩帶包(5)內;在鎂液輸液管(19)的中間位置設置堵頭(2),防止熔煉過程中鎂液進入甩帶包(5);
甩帶包(5)的主體是圓柱狀容器包芯(7),包芯(7)的高度為150-300mm,直徑為50-100mm;在甩帶包(5)的底面中心位置設置直徑為0.5-2.5mm的甩帶孔;在甩帶包(5)的外壁依次設置保溫層(4)和加熱層(6);在包芯(7)的外壁和保溫層(4)之間形成一個腔體;
在甩帶包(5)的頂端設置壓力機構(3),壓力機構(3)包括壓桿和活塞,活塞的外徑與包芯(7)的內徑相互配合,在活塞上均勻設置3-10個直徑為1-3mm的小孔;通過壓桿帶動活塞上下運動為鎂液提供噴射壓力;
甩帶包氣體保護結構(20)插入活塞,向甩帶包(5)中充入以下保護氣體中的一種:氮氣+SF6的混合氣體、氬氣+二氧化碳+SF6的混合氣體;
在甩帶包(5)的側壁上設置1-12個甩帶包測溫結構(22),甩帶包測溫結構(22)穿過甩帶包(5)的側壁插入甩帶包(5)的腔體中;
在甩帶包(5)底端對應甩帶孔的位置設置噴嘴(21),噴嘴(21)是內徑與甩帶孔一致,外徑為10-20mm的筒狀結構;在噴嘴(21)的外側設置一圈噴嘴環形加熱結構(23)對噴嘴 進行加熱;在噴嘴(21)下端設置兩個噴嘴氣體保護結構(8),兩個噴嘴氣體保護結構(8)中分別通過氬氣、氮氣+SF6的混合氣體,對噴嘴(21)中噴出的鎂液進行保護;
鎂液從噴嘴(21)噴射到急冷輥(20)上,急冷輥(20)在噴嘴(21)的正下方1-3mm位置,包括輥芯(10)、輥套(12)、冷卻循環結構(11);
經過急冷輥(20)甩出的鎂帶由輸料器輸送到鎂帶收集裝置,鎂帶收集裝置包括防止鎂帶飛出的擋板(14)、鎂帶收集倉(16)和加速鎂帶冷卻的冷卻裝置(1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鎂合金甩帶爐,其特征在于:鎂液輸液管(19)的直徑為5-25mm,傾斜角為10-45°,材料為碳鋼,在鎂液輸液管(19)的外壁包覆保溫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未經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009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