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近視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39685.1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202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繼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千里明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45 | 分類號: | A61K36/8945;A61P2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聯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呂愛萍 |
| 地址: | 11500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近視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近視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近視眼(myopia)也稱短視眼,因為這種眼只能看近而視遠不清。處在休息狀態時,從無限遠處來的平行光,經過眼的屈光系統折光后在視網膜之前集合成焦點,在視網膜上則形成不清楚的像。近視的人,通過瞇起眼睛可以限制光線的入射,從而減小像差,使自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myopia原來的意思是瞇著眼睛。近視后的遠視力可以通過凹透鏡來矯正,通常用屈光度來衡量屈光不正的程度,0到-3.00D屬于輕度近視,-3.00到-6.00D屬于中度近視,高于-6.00D的則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眼的人因為眼軸過長而屬于一些眼病的高危人群,例如視網膜脫落。
治療近視眼的藥物種類繁多,包括阿托品,去氧腎上腺素,夏天無,新斯的明,托品卡胺等,各家報道的療效不一,
國際上近年報道較多的是阿托品滴眼治療近視眼,我國過去用阿托品治療近視眼多為短期治療,作用為解除調節痙攣,使假性近視眼消失或使半真性近視眼減輕,但停藥后療效不易鞏固,本法為美國最早報道,對近視眼患者單眼滴用阿托品,可使治療眼的近視停止或減緩進展,療效與藥物濃度有關,濃度高的(0.5%~1%)療效較肯定,低的(0.1%~0.25%)療效較差,治療過程中未發現眼壓改變或青光眼,缺點是副作用較多,如擴瞳及畏光,調節力降低及過敏性結膜炎等,因此不易推廣,極低濃度的(0.1%以下)副作用較少,但療效較差,應用價值不大,阿托品為非特異性毒蕈堿受體拮抗劑,眼內的毒蕈堿受體已知的有5種(M1,M2,M3,M4,M5),其中僅M3受體的興奮有擴瞳及睫狀肌麻痹作用,如有選擇性毒蕈堿受體拮抗劑能防止近視眼進行而無明顯副作用,則可能較易推廣,動物試驗中哌侖西平(主要為M1受體拮抗劑,亦有M4受體拮抗作用)對近視眼有一定療效,其效果尚待觀察,
中藥治療近視眼歷史悠久,早在隋?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就有“目不能遠視候"的記載。明?王肯堂所編的《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稱本病為“近覷”。清?黃庭鏡所著的《目經大成?卷之二下》始稱“近視”。目失所養致使玄府受損而神光不能發越,看近清楚,看遠不清是本病的證候特征。主癥為:神光不足,視近清晰,視遠模糊。次癥有:視疲勞,眼球較突,眼偏斜,或眼底變性等。中醫認為:近視眼由陽衰陰盛,經絡氣血澀滯所致。治宜扶陽抑陰,溫補心脾腎陽氣為主,兼以行氣活血,養肝明目,則陰陽平衡,氣血和暢,晶珠發光遠近正常。
現有技術公開了很多中藥配方,如以下中國專利
目前市場上的治療近視眼的中成藥不多,現有藥物有些屬于治標不治本,有些使用價格昂貴的成分,有些在應用過程中由于療效不確切而中斷使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療效確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純中藥復方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近視的中藥組合物,所述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藥制備而成:
枸杞10-12份 柴胡7-9份 當歸7-9份山藥7-9份菊花7-9份
決明子5-6份 龍眼肉5-6份 菟絲子5-6份肉蓯蓉5-6份
優選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藥制備而成:
枸杞11份 柴胡8份當歸8份山藥8份菊花8份
決明子5.5份龍眼肉5.5份菟絲子5.5份肉蓯蓉5.5份
以上組成中,份是重量份,重量是以生藥計算的,在生產時可按照相應比例增大或減少,如大規模生產可以以公斤為單位,或以噸為單位,小規模生產也可以以毫克為單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減小,但各組成之間的生藥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變。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經過科學篩選得到的,對于特殊病人,如重癥或輕癥,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應調整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減少不超過100%,藥效不變。
以上組成中的單味中藥,尤其是臣藥和佐藥,也可以被適當的具有相同藥性的中藥替換,替換后的中藥制劑其藥物作用不變。
本發明的中藥制劑,是通過將上述配方組成的中藥原料經過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藥物活性物質,隨后,以該物質為原料,需要時加入藥物可接受的載體,按照制劑學的常規技術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質可以通過分別提取中藥原料得到,也可以通過共同提取中藥原料得到,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如:通過粉碎、壓榨、煅燒、研磨、過篩、滲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層析等方法得到、這些活性物質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質,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據制劑的不同需要決定制成不同的濃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千里明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遼寧千里明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396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