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煤礦充填膏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35922.7 | 申請日: | 2016-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075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戚庭野;宋凱歌;馮國瑞;劉國艷;杜獻杰;郭育霞;白錦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申艷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生物 材料 制備 煤礦 充填 方法 | ||
1.一種利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煤礦充填膏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生物質粉體:
對收集的生物質材料采用薄層裹覆的方法進行預處理,即向秸稈表面均勻噴淋配制好的質量濃度為3.8%-4.7%的硅酸鈉水溶液,邊噴淋邊翻動,保證原材料的均勻潤濕;然后,將預濕的秸稈投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并將攪拌物自然養護24-26 h制成薄層裹殼秸稈,最后用振動篩將制成的薄層裹殼秸稈破碎成1mm以下的生物質粉體;
所述生物質材料為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谷物的秸稈;
(2)處理煤矸石:
收集煤矸石原料,并對煤矸石進行破碎處理,然后依次用網眼為15mm、5mm和1mm的振動篩將其篩分,得到粒徑為5~15mm的粗骨料、1~5mm的細骨料和1mm以下的粉體;大于15mm的顆粒將其返回振動篩重新進行破碎處理;
(3)將上述步驟(2)中得到的1mm以下的煤矸石粉體與步驟(1)得到的生物質粉體、粉煤灰混合,其中各組分的質量配比為:
生物質粉體:43%~53%,
小于1mm煤矸石粉體:15%~25%,
粉煤灰:30%~35%;
三者進行充分混合后球磨25-30分鐘,球磨后的混合粉體顆粒的比表面積應≥ 325m2/kg,
(4)將Na2SO4、生石灰及石膏固體與上述步驟(3)制得的混合粉體顆粒混合球磨,其中各組分的質量配比為:
Na2SO4:5%~10%,
混合粉體顆粒:62%~75%;
生石灰固體:10%-19%
石膏固體:6%~13%;
球磨時間為25-70分鐘,所得超細粉體的比表面積≥ 335m2/kg,即為充填膏體的摻和料;
(5)取上述步驟(4)制得的摻和料與水泥、煤矸石的粗、細骨料攪拌均勻后加入水和調節劑,其中各組分的質量配比為:
粗骨料:26%~36% ;
細骨料:13%~23%;
摻和料:25%~40%;
水泥:5%~10%;
水:10%~28%;
調節劑:0.8%~5.2%;
均勻混合,即得到質量濃度為77%~82% 的煤礦充填膏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煤礦充填膏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養護是指:根據外界氣溫在混凝土材料配制完畢后3~12h用草簾、蘆席、麻袋、鋸末、濕土和濕砂材料將混凝土覆蓋,并經常澆水保持濕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煤礦充填膏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的水泥為普通硅酸鹽425#水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煤礦充填膏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的調節劑由減水劑、早強劑、膨脹劑和緩凝劑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煤礦充填膏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水劑為三聚氰胺高效減水劑、早強劑為氯化鈣、膨脹劑為氧化鈣-硫鋁酸鈣、緩凝劑為木質碘酸鈣,各組分的質量配比為:
三聚氰胺高效減水劑:18%-32%
氯化鈣:40%-55%
氧化鈣一硫鋁酸鈣:20%-35%
木質碘酸鈣:0.7%-3.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359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混凝土
- 下一篇:具有鐳射一字激光線的手機攝像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