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磚及使用該磚在水上建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31498.9 | 申請日: | 2016-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07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進 |
| 主分類號: | E02B3/10 | 分類號: | E02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11111 | 代理人: | 王虎;楊行宇 |
| 地址: | 中國香港新界***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用 水上 方法 | ||
1.一種磚,包括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設有至少一個用于與柱連接的槽位;所述槽位的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磚體的兩端;所述槽位沿豎直方向延伸;所述磚體的中部設有貫穿磚體上下表面的中空柱位和/或中空墻位;所述中空墻位的墻側壁上邊緣低于所述磚體的上邊緣,和/或所述中空墻位的墻側壁下邊緣高于所述磚體的下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設有形狀匹配的榫槽位;所述榫槽位用于使上下相鄰的兩塊磚體相互扣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的頂面還設有防水膠層,所述防水膠層與磚體的頂面形狀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的所有外角制成圓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為底磚,所述底磚的磚體的下部厚度自上而下逐漸減小;或所述底磚的磚體的底面設有若干坑槽,所述坑槽內置有粘合膠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磚的磚體的頂面設有用于與其他磚相互扣合的榫槽位。
7.一種水上建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水底鉆出多個樁孔;
(2)各樁孔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
(3)沿混凝土柱向水底疊放若干磚,所述磚之間緊密連接形成墻體;
(4)所述混凝土柱與所述磚之間的間隙填充防水物料;
其中,所述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設有至少一個用于與混凝土柱連接的槽位;所述磚通過該槽位沿混凝土柱下滑并咬合;
所述磚體的槽位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磚體的兩端;所述槽位沿豎直方向延伸;
所述步驟(3)中,所述磚沿相鄰兩根混凝土柱之間的位置向下滑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樁孔排列成雙排延伸;
所述步驟(3)中,分別沿雙排樁孔上的混凝土柱,形成雙排墻體,雙排墻體之間具有間隙;
還包括步驟(5):在雙排混凝土墻之間的間隙中填充混凝土,使雙排墻體連結成整層墻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6):在形成的整層墻體上,再重復步驟(1)至(5)建造雙排的整層墻體,直到多層整層墻體組成的整體墻體滿足高度要求。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最頂層的墻體為單排墻體。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磚體的中部設有貫穿磚體上下表面的中空柱位和/或中空墻位;
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3-1),在所述磚疊放成墻體之后,沿磚的中空墻位和/或中空柱位灌注混凝土,形成防水墻。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墻位的墻側壁上邊緣低于所述磚體的上邊緣,和/或所述中空墻位的墻側壁下邊緣高于所述磚體的下邊緣。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還包括先放置底磚的步驟,所述底磚的磚體的下部厚度自上而下逐漸減小;
或
所述步驟(3)中,還包括先在水底建造水平混凝土平臺的步驟,以及先在所述混凝土平臺上放置底磚的步驟,所述底磚的磚體的底面設有若干坑槽,所述坑槽內置有粘合膠塊,所述底磚通過所述粘合膠塊與混凝土平臺粘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進,未經周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31498.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鉆孔回填端承樁基礎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預應力鋼板加熱裝置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