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靜相位虛源道集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30599.4 | 申請日: | 2016-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24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金;張亞紅;吳永栓;曹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36 | 分類號: | G01V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孫向民;廉莉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位 虛源道集 構建 方法 | ||
一種靜相位虛源道集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選擇一個接收器作為參考接收器,參考接收器作為虛源;步驟2:選擇一個接收器作為接收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作為所述虛源激發的虛源接收點;步驟3:將參考接收器和接收接收器的記錄進行互相關,得到恢復反射波;步驟4:判斷恢復反射波位于互相關的正延遲部分還是負延遲部分;步驟5:基于步驟4的判斷結果,獲得虛源激發虛源接收點的一個地震道數據;步驟6:重復步驟2至步驟5,獲得虛源的地震道集。該方法能構建較高信噪比的虛源道集,從而提高接收點間的地震響應恢復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震勘探和開發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從地面微地震監測資料中恢復反射波的靜相位虛源道集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地震勘探中經常利用兩個接收器記錄波場的互相關,以此恢復以一個接收點為震源(虛源)、另一個接收點為虛源接收點的兩個接收器之間的地震響應,這一方法統稱為地震干涉法。
Wapenaar(2008)提出的基于相關型互換方程的格林函數重建可表示為以下公式(1):
其中,G(xB,xA,t)表示在位置A處激發(虛源)、位置B處接收的格林函數,G(xB,xA,-t)表示在位置A處激發(虛源)、位置B處接收的逆時格林函數,s(t)表示虛源子波,ui(xA,t)和ui(xB,t)分別表示在地表位置A和位置B處接收的被動源地震記錄,i表示某一個接收時間段,N表示地震記錄的個數。
圖1顯示了公式(1)的數學物理意義,即兩個位于地表的接收點時間域記錄互相關運算,相當于在位置B記錄中的地表多次波波至時間,減去在接收點A的直達波波至時間,就得到好像在位置A激發(虛源)位置B接收的反射波。
由于波動方程是二階的,理論上公式(2)成立:
G(xB,xA,t)=G(xB,xA,-t) (2)
因此,在眾多地震干涉法包括虛源法的文獻中,恢復后的地震響應通常只取正向格林函數而舍去逆時果格林函數,可以這樣處理的前提條件是“震源規則分布于環繞接收點的一個封閉面上,且是不相關的?!?/p>
公式(1)的推導是基于震源是噪聲且分布均勻的理論假設。對于地面微地震監測采集的地震資料而言,由于水力壓裂引起的巖石破裂往往集中于壓裂井附近,即被動源通常處于地面測線的一端,因此這種地震資料嚴重違背了公式(1)的上述假設條件,不能適用于公式(1)。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從地面微地震監測資料中恢復反射波的靜相位虛源道集構建方法,它能構建較高信噪比的虛源道集,從而提高接收點間的地震響應恢復的質量。
本發明采用以下解決方案:
一種靜相位虛源道集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一個接收器作為參考接收器,所述參考接收器作為虛源A;
步驟2:選擇一個接收器作為接收接收器,所述接收接收器作為所述虛源激發的虛源接收點B;
步驟3:將所述參考接收器和接收接收器的記錄進行互相關,得到恢復反射波;
步驟4:判斷所述恢復反射波位于所述互相關的正延遲部分還是負延遲部分;
步驟5:基于步驟4的判斷結果,獲得所述虛源A激發所述虛源接收點B的一個地震道數據;
步驟6:重復步驟2至步驟5,獲得所述虛源A的地震道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305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VSP資料的波場分離方法
- 下一篇:一種壓制地震數據中大鉆噪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