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因Hdiv-SARP19-I1及其重組蛋白的抗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9697.6 | 申請日: | 2016-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50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軍;柯才煥;林澤;丁少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12 | 分類號: | C12N15/12;C12N15/81;C07K14/435;A61K38/17;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因 hdiv sarp19 i1 及其 重組 蛋白 抗菌 應用 | ||
一種基因Hdiv?SARP19?I1及其重組蛋白的抗菌應用,涉及基因工程。一種Hdiv?SARP19?I1基因的蛋白編碼區,其核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Hdiv?SARP19?I1基因的序列,其核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一種Hdiv?SARP19?I1蛋白序列,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一種由畢赤酵母分泌表達的Hdiv?SARP19?I1重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4所示。基因Hdiv?SARP19?I1的重組蛋白可在制備拮抗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蛋白類藥物和拮抗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殺菌劑中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中的基因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因Hdiv-SARP19-I1及其重組蛋白的抗菌應用。
背景技術
Hdiv-SARP19-I1基因是從雜色鮑幼體轉錄組序列數據中篩選獲得的[1],其編碼區長度為453bp。因其編碼的蛋白與玉黍螺(Littorina littorea)的SARP19蛋白[2]具有較高相似性,因此命名為Hdiv-SARP19-I1基因[3]。在雜色鮑幼體發育過程中有一個附著變態階段,在此階段適應于浮游的幼體組織消失,適應于底棲的稚體組織形成,此間形成的組織器官包括了消化系統[4]。前期實驗證明,Hdiv-SARP19-I1基因在剛發育形成的消化腺中有明顯的高水平表達。SARP19蛋白或其同源蛋白的功能至今未見報道。該基因的時空表達模式和進化模式[2,3]表明其功能很可能與防御相關。
酵母作為單細胞真核生物,因具有比較完備的真核基因表達調控機制和對表達產物的加工修飾能力,在真核蛋白的表達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畢赤酵母表達系統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外源蛋白表達系統。以甲醇營養型-畢赤酵母為代表的第二代酵母表達系統,是近年來被公認的最有效的外源蛋白表達系統之一,已有多種外源蛋白在該宿主系統中獲得了成功表達。作為生產外源蛋白的重要宿主菌,依靠其各種不同功能的表達載體,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表達的蛋白質包括酶、膜蛋白、抗原、抗體和調節蛋白等[5,6]。
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為革蘭氏陰性桿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pneumoniae)、臭鼻克雷伯氏菌(K.ozaenae)和鼻硬結克雷伯氏菌(K.rhinoscleromatis)。克雷伯氏菌為人體本身存在菌屬,當受到感染或免疫力下降時,則容易發病。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對人致病性較強,是重要的條件致病菌和醫源性感染菌之一,可引起肺炎、腦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腹膜炎、腹瀉及敗血癥等。肺炎克雷伯氏菌容易產生耐藥性演化為超級細菌,2000年以來,已發現多株對西力欣、復達欣等16種高檔抗生素的耐藥性高達52%-100%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株。醫學界對耐藥性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治療給予極高關注[7,8,9]。
參考文獻:
1.Huang ZX,Chen ZS,Ke CH,Zhao J,You WW,Zhang J,Dong WT,Chen J(2012).Pyrosequencing of Haliotis diversicolor transcriptomes:insights into earlydevelopmental molluscan gene expression.PLoS One 7(12),e51279.
2.Larade K,Storey KB(2004).Anoxia-induced transcriptionalupregulation of sarp-19: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EF-handcontaining gene expressed in hepatopancreas of Littorina littorea.BiochemCell Biol=Biochim et Biol Cell 82(2):285–29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96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