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植物栽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29586.5 | 申請日: | 2016-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6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林銘村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銘村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4 | 代理人: | 黃超,周春發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物 栽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植物栽培裝置,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備隔離效用可防止蟲害交叉污染,并將導風扇輸出的氣流做分流以提升空間換氣率的植物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溫室能保護植物免受過熱或過冷的影響,又可使植物避免受到沙塵暴和暴風雪的威脅、免受蚊蟲的侵害,透過溫室中光線和溫度的控制可使一些非耕土地變成可耕土地。
一般習知于溫室中栽種植物的方式如圖1所示:于溫室1中同時放置數量眾多的植栽2,并于溫室1中設置有多部導風扇3來使溫室1中的空氣流動,以達植物換氣的所需。然而,一般溫室栽種植物的方式具有下列多項缺點:1、植栽并未分區隔離置放,當發生蟲害時并無法有效地抑制并容易交叉污染。2、導風扇輸出的氣流于大空間中進行流動而并未做分流,容易相互擾動,降低換氣率,使得溫室內容易悶熱且空氣不流通,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習知技藝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具備隔離效用可防止蟲害交叉污染,并將導風扇輸出的氣流做分流以提升空間換氣率的植物栽培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目的,提出一種植物栽培裝置,其包含:復數個分隔空間,各該分隔空間間設有隔網,各分隔空間的二端分別設有一開口,且各分隔空間的內部分別設有一架體以提供植栽置放;一工作區,設置于復數個分隔空間的一端,工作區包含有復數個導風扇,各導風扇分別對應位在各分隔空間的上方,以輸出并傳導氣流至分隔空間的另一端;以及一水濂組件,設置于復數個分隔空間的另一端,用以接收導風扇所輸送的氣流并傳導至各分隔空間的開口,以將氣流注入各分隔空間的內部。
較佳地,架體的高度接近于開口的位置。
較佳地,工作區的內部連通各分隔空間的開口,各分隔空間中的氣流經由開口循環進入至工作區的內部,再由各導風扇將氣流輸出。
較佳地,水濂組件包含一水濂片及一循環槽,水濂片設置于復數個分隔空間的一端并連通各開口,循環槽連接水濂片,以輸送循環水至水濂片,進而調整進入至水濂片的氣流的溫度。
較佳地,隔網為不透氣膜。
較佳地,隔網為陽光板。
較佳地,隔網材質為PE、PC、PET、PMMA或PP。
較佳地,該分隔空間頂端至該架體距離為90~100CM。
較佳地,該架體至地面距離為70~120CM。
較佳地,該分隔空間頂端至地面距離為160~220CM。
附圖說明
圖1為習知技術于溫室栽種植物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植物栽培裝置的實施例的第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植物栽培裝置的實施例的第二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植物栽培裝置的實施例的第三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植物栽培裝置的實施例局部示意圖。
圖號說明:
1 溫室
2 植栽
3 導風扇
10 分隔空間
11 開口
12 架體
13 隔網
20 工作區
21 導風扇
30 水濂組件
31 水濂片
32 循環槽
33 溫度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至圖4,其分別為本發明的植物栽培裝置的第一示意圖、第二示意圖及第三示意圖。此植物栽培裝置100包含有復數個分隔空間10、工作區20及水濂組件30。
各分隔空間10的二端分別設有一開口11,各該分隔空間10間設有隔網13,且各分隔空間10的內部分別設有一架體12以提供植栽置放,將分隔空間10變小,利用復數個分隔空間10可將復數個植栽2分區隔離置放。較佳地,架體12的高度設計為接近于開口11的位置,如此一來,氣流經由開口11進入至分隔空間10的內部時,該流動的氣體可直接通過植栽2上所種植的植物。
工作區20設置于復數個分隔空間10的一端,工作區20包含有復數個導風扇21,各個導風扇21分別對應配置在各個分隔空間10的上方,以輸出并傳導氣流至分隔空間10的另一端。水濂組件30設置于復數個分隔空間10的另一端,用以接收導風扇21所輸送的氣流并傳導至各分隔空間10的開口11,以將氣流注入各分隔空間10的內部。其中,工作區20的內部連通各分隔空間10的開口11,使得各分隔空間10中的氣流可經由開口11循環進入至工作區20的內部,再由各導風扇21將氣流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銘村,未經林銘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95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