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云錦直徑紗的織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7548.6 | 申請日: | 2016-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56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云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21/00 | 分類號: | D03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張華蒙 |
| 地址: | 21001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云錦 直徑 織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云錦織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云錦直徑紗的織造方法。
技術背景
“妝花”是南京云錦中織造工藝最復雜的品種,也是最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提花絲織品種。木機妝花織造工藝是在中國五千年絲綢織造史、三千多年織錦歷史中,至今尚不能被現代機器所替代的。
直徑紗是云錦妝花紗品種之一,其織造技藝已失傳百年歷史。現存的品種大多藏于故宮、各大博物館中,故宮藏“清順治·明黃色八團彩云金龍妝花紗單袍”,袍上八團紋樣內襯補綴明黃色纏枝蓮紋直徑紗;云錦博物館藏“清·寶藍地江山萬代直徑紗”。
現妝花紗品種主要以二經絞紗為地,暗花紋部分花綜和伏綜與地緯交織,花紋不明晰且易松散。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云錦直徑紗的織造方法,克服現有技術中花紋不明晰且易松散的問題。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云錦直徑紗的織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原料準備
經絲:制絲、精加工、染色、制圓金線;
裝造:裝機、制作絞綜裝置、紋綜范子、花綜、穿經、吊裝、柱腳制備、上經;數絲、引纖、拾綾、穿筘;直徑紗的經絲分為甲乙經,即地經和絞經,所有經絲要穿入障子中,障子的作用是配合妝花進行織造,形成間絲點;
步驟2)紋樣設計
包括紋樣整理、繪制意匠、計算、放大、分場、上色,紋樣分別繪制;
步驟3)挑花結本
包括打耳子線、牽腳子線、挑花、倒花、拼花、結本;挑花部分對不同的地部花紋和紋部花本分別挑制;
步驟4)織造
包括拽花、盤織、打緯、送經卷取;織造時是絞綜使經線相互扭絞,拽花方式提起花紋,分別穿入緯線,形成地部為二經絞紗,暗紋部分為平紋,妝花部分采取提花與障子配合,采用挖花盤織技巧織造;
步驟5)整理
下貨、修補、整燙、檢驗、包裝、入庫。
步驟2)中,裝造方法為地經和絞經先1∶1地穿入花綜中,絞經再穿入絞綜中;絞綜和花綜合并成纖線,纖線總數為經絲數的1.5倍,花本同纖線數,纖線再與花本相連結,以完成織造花紋的開口。
步驟3)中,紋部挑制為常規挑制,而地部挑花結本方法為:將意匠紙紋樣橫向擴大三倍,花本腳子線每三根為一組,腳子線可使用三種色的線來挑花,便于分辨腳子線的順序;每組橫格三列格為一組,地部挑第一列格,有暗花部分挑第二列格,而第三列格對應為纖線的絞綜。
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原料的準備,根據織物的經緯密度選擇蠶絲線;織物設計時要考慮到密度要合適,以達到在織平紋時大到顯花紋的效果,而在絞經時能達到通透的效果;經密在30時,采用2/30/33D蠶絲;
步驟2)使用花綜和伏綜結合花本,完成地部和花部的織造;織造使用木制大花樓織機,織機的花樓與機前卷取的距離為1-1.2米;花綜分為兩組花綜,后一組按順序一對一吊住經絲,前一組通過相絞的方式吊住奇數組的經絲;花綜后安置伏綜兩片,用于織造彩緯金線的妝花技藝,壓絲與彩緯上控制浮長;
步驟3)挑花結本的改變,不同與對單一的圖案的挑花,挑花一部分要挑制圖案部分,一部分要挑制絞綜部分,利用花本與花綜的連結,在提花的同時,把一部分的花紋提起的同時把地組織部分全部提起,直接進行投梭打緯;而根據組織的紋部織造的不同,制作圖案時要分開制作;以筘號16為例,緯向22,紋部(云錦妝花技藝部分)的意匠比是32/22;而地部(直徑紗暗花部分)的意匠比16/11;
步驟4)織造采用手工織造的方式,在尤其在對于地部絞經時,部分經絲沒有完全提起或是與另外的經絲相連,就要織造者通過對素綜的控制,使得經絲開口清晰便于織造。
步驟2)中,裝造方法為地經和絞經先1:1地穿入花綜中,絞經再穿入絞綜中;絞綜和花綜合并成纖線,纖線總數為經絲數的1.5倍,花本同纖線數,纖線再與花本相連結,以完成織造花紋的開口。
步驟3)中,紋部挑制為常規挑制,而地部挑花結本方法為:地部暗花和紋部花本采取一樣的意匠比,暗花紋花本腳子線為兩列格一組,第一列格對應無花部分,第二列格對應暗花紋部分;相對一方法一種的第三列格挑花,使用織機上特殊絞綜裝置替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云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云錦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75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