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轉載點消塵防護網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26819.6 | 申請日: | 2016-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7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朱世陽;樊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健 |
| 主分類號: | E21F5/00 | 分類號: | E21F5/00;E21F5/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3500***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井下 輸送 轉載 點消塵 防護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塵裝置,具體涉及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轉載點消塵防護網組件。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空間狹小,空氣受粉塵污染嚴重,粉塵是煤礦重大災害之一,容易引起粉塵爆炸,對人身體健康也有著極大的危害,是塵肺病的致病因素。帶式輸送機作為連續運輸設備已廣泛用于煤礦井下,但帶式輸送機轉載點隨著煤巖的轉載,沖擊飛揚起來的粉塵對環境污染嚴重,目前多采用在轉載點處噴射水霧進行消塵,但因煤巖迅速飛出,所能被水浸潤的時間實際極短,只有煤巖表面可以接觸到水,導致消除塵效果不佳,而且還造成轉載點處巷道底板大量積水,形成淤泥,必須人工清理,增加勞動強度,所以在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轉載點進行消塵對煤礦安全生產有著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轉載點消塵防護網組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轉載點消塵防護網組件,包括后排組件和前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組件由立桿、斜撐桿、橫桿、弧形桿和組件限位桿組成。
所述前排組件和后排組件之間距離為1.5~3m;所述立桿、斜撐桿、橫桿、弧形桿均由厚度1.5~2mm,寬度10~20mm的鋼板制作而成;所述立桿、斜撐桿、橫桿、弧形桿兩端都鉆有連接孔,孔徑4~6mm,其中立桿、斜撐桿、橫桿的一端通過連接孔共同連接于帶式輸送機滾筒的兩側,另一端與弧形桿的連接孔相連接。
所述立桿和橫桿互為垂直,夾角90°;所述組件限位桿共有2根,用8~12mm的鋼筋制成,與帶式輸送機滾筒兩側的弧形桿的端部為固定連接;所述前排組件和后排組件用細孔尼龍紗網包裹。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待煤巖粉塵在轉載點飛起時,利用消塵防護網組件上的紗網可以進一步捕捉粉塵,粉塵凈化效果更好,當紗網上積滿粉塵后,可用水沖刷,沖刷后的水會隨煤巖一起運走,不會造成巷道底板積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后排組件; 2-前排組件; 2-1-立桿; 2-2-斜撐桿; 2-3-橫桿; 2-4-弧形桿;2-5-組件限位桿;3-帶式輸送機滾筒;4-連接孔;5-溜煤眼。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后排組件1和前排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組件由立桿2-1、斜撐桿2-2、橫桿2-3、弧形桿2-4和組件限位桿2-5組成。
所述后排組件1和前排組件2之間距離為2m;所述立桿2-1、斜撐桿2-2、橫桿2-3、弧形桿2-4均為厚度1.5mm,寬度10mm的鋼板制作而成,其中立桿2-1、橫桿2-3、弧形桿2-4均為2根,斜撐桿2-2為4根。
所述立桿2-1、斜撐桿2-2、橫桿2-3、弧形桿2-4兩端都鉆有連接孔4,孔徑4mm,其中立桿2-1、斜撐桿2-2、橫桿2-3的一端通過連接孔4共同連接于帶式輸送機滾筒3的兩側。另一端與弧形桿2-4的連接孔4相連接。
所述立桿2-1和橫桿2-3互為垂直,夾角90°,所述組件限位桿2-5共有2根,用10mm的鋼筋制成,與帶式輸送機滾筒3兩側的弧形桿2-4的端部為固定連接;所述后排組件1和前排組件2用細孔尼龍紗網包裹。
凡是根據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變化,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健,未經王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681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玻璃鋼中空注漿錨桿
- 下一篇:一種巷道密封門、巷道風墻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