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成像裝置和攝像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26535.7 | 申請日: | 2016-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0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何品將;朱勇;張文聰;謝明強;田光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7/08;G02B27/10;G03B1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張永明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成像 裝置 攝像機 | ||
1.一種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兩個前置鏡頭,各個所述鏡頭分別用于收集被攝物體的成像光束;
合光組件,設置在至少兩個所述成像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將所述至少兩個前置鏡頭收集的所述成像光束合并為合并光束;
中繼鏡頭,設置在所述合并光束的出射光路上,用于接收所述合并光束;
感光器件,設置在所述合并光束的出射光路上,所述合并光束通過所述感光器件成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前置鏡頭包括:
第一前置鏡頭;
第二前置鏡頭,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光軸與所述第一前置鏡頭的光軸垂直于交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繼鏡頭的光軸與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光軸重合,所述中繼鏡頭的物面與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焦面重合;
所述感光器件包括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的表面與所述中繼鏡頭的像面重合,
其中,所述合并光束被所述中繼鏡頭接收后在所述感光芯片的表面成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置鏡頭和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出瞳位置與所述中繼鏡頭的入瞳位置之間的距離小于等于預設距離,其中,所述預設距離基于在所述合并光束被所述中繼鏡頭完全接收的情況下,所述出瞳位置與所述入瞳位置的最遠設置距離而確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鏡頭的放大倍率在0.01到100的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組件與所述第一前置鏡頭和第二前置鏡頭的焦面的距離小于等于預設閾值,其中,所述預設閾值為滿足所述焦面和所述感光器件的表面對于所述中繼鏡頭成物像共軛面的最遠距離 值。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組件包括:
分光棱鏡,所述分光棱鏡的中心點與所述交點重合,所述分光棱鏡的第一入射表面與所述第一前置鏡頭的光軸垂直,所述分光棱鏡的第二入射表面與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光軸垂直,所述分光棱鏡的分光面經過所述中心點,所述分光面與所述第一入射表面呈第一角度,所述分光面與所述第二入射表面呈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與所述第二角度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面包括反射面和透射面,所述分光面上所述反射面和所述透射面的分界線與所述第一前置鏡頭和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焦面的交線重合。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組件包括:
合光反射鏡,所述合光反射鏡的一邊與所述第一前置鏡頭和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焦面的交線重合,所述合光反射鏡與所述第一前置鏡頭的光軸之間具有第一夾角,所述合光反射鏡與所述第二前置鏡頭的光軸之間具有第二夾角,所述第一夾角與所述第二夾角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裝置還包括:
折轉反射鏡,設置在所述至少兩個前置鏡頭中至少一個前置鏡頭的入射光路上,所述折轉反射鏡與所述至少一個前置鏡頭的光軸呈預設角度,所述折轉反射鏡用于將所述被攝物體的成像光束折轉反射至所述至少一個前置鏡頭中。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前置鏡頭中不同前置鏡頭的焦距不同。
12.一種攝像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653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