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集群負荷響應能力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26133.7 | 申請日: | 2016-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1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于汀;蒲天驕;李時光;王子安;韓巍;王偉;付云琦;衛澤晨;吳新景;杜佳桐;王明深;穆云飛;趙涌泉;吳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集群 負荷 響應 能力 評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集群負荷響應能力評估方法。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的普及是實現未來交通低碳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電動汽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000萬輛,其總耗電量預計高達1350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用電量的1.3%,如此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接入,對電力系統中某些薄弱環節產生安全性無疑是一種考驗。
在電價等措施的激勵下,電動汽車可采用無控充電、有序充電以及智能充電等充電模式,以實現充電功率在時間尺度上的變換(如削峰填谷效應等),或在緊急情況下,根據系統需求向系統反饋電能,輔助系統運行。
在V2G的控制下,電動汽車既可以作為系統的負荷,又可以作為儲能設備和分布式電源,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協助電力系統運行的積極參與者。例如,家用車輛在停車狀態下,往往采用單相充電樁以慢充方式充電,能夠進行充放電控制。
針對電動汽車接入電網,各國學者已展開了大量研究,其中一些研究在考慮用戶出行習慣的基礎上,提出了電動汽車充電負荷預測模型;一些則通過對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來尋找電動汽車作為需求側響應資源的可行性。
鑒于目前缺乏有效評估大規模電動汽車群體系統V2G無功響應的能力的。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來滿足現有技術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集群負荷響應能力評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確定電動汽車的視在功率;
B.確定所述電動汽車充電的開始時間;
C.確定所述電動汽車開始充電前的電池狀態;
D.判定所述電動汽車的響應狀態;
E.構建能效電廠模型。
步驟A包括以下步驟:
A1.獲取電動汽車的功率控制過程;
A2.設計有功充放電模型和無功充放電模型;
A3.確定電動汽車的視在功率Si,t。
按下式計算視在功率Si,t:
式中,Pi,t為充電樁以放電為參考方向的有功功率,Qi,t為充電樁以發出無功為參考方向的無功功率,j為虛數單位,為功率因數角。
步驟B包括以下步驟:
B1.獲取基礎數據;
B2.確定所述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
B3.確定所述電動汽車的開始充電時間ti,sc。
基礎數據包括:電動汽車的類型,電動汽車的開始出行時間ti,s的概率分布和電動汽車的結束出行時間ti,f的概率分布。
充電方式包括:無序充電和智能充電方式。
在無序充電時,充電時間ti,sc與出行結束時間ti,f間的關系如下式所示:
ti,sc=ti,f;
在智能充電時,充電時間ti,sc的概率分布如下式所示:
式中,μsc為概率分布的平均值,σsc為概率分布的標準差。
步驟C包括:
C1.獲取基礎數據;
C2.確定所述電動汽車充電開始前的電池狀態SOCi,0。
基礎數據包括:電池容量Qi,e的概率分布,每公里電池能耗Ci,e的概率分布,日行駛距離di的概率分布和完成充電時狀態δi的概率分布。
按下式計算電池狀態SOCi,0:
步驟D包括以下步驟:
D1.獲取基礎數據;
D2.確定充放電過程中電池狀態SOCi,t;
D3.確定響應狀態σi,t。
基礎數據包括:電池狀態期望值Si,e的概率分布。
按下式計算電池狀態SOCi,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61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