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成像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4008.2 | 申請日: | 2016-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03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7 |
| 發明(設計)人: | 施柏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44217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青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 鏡頭 | ||
一種成像鏡頭沿著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包括凸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包括凹面朝向物側。第三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且包括凹面朝向物側。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凸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滿足以下條件:?20≤f1/f≤2;其中,f1為第一透鏡的有效焦距,f為成像鏡頭的有效焦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成像鏡頭。
背景技術
數字相機與手機不斷的往高畫素與輕量化發展,使得小型化與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鏡頭需求大增。已知的成像鏡頭體積較大,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需要有另一種新架構的成像鏡頭,才能同時滿足小型化與高分辨率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成像鏡頭無法同時滿足小型化與高分辨率的缺陷,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其鏡頭總長度短小,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鏡頭分辨率也能滿足要求。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成像鏡頭,沿著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包括凸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包括凹面朝向物側。第三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且包括凹面朝向物側。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凸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滿足以下條件:-20≤f1/f≤2;其中,f1為第一透鏡的有效焦距,f為成像鏡頭的有效焦距。
其中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
0.4≤BFL/TTL≤0.9;
其中,BFL為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T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
其中第三透鏡滿足以下條件:
2≤(R31-R32)/(R31+R32)≤10;
其中,R31為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32為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本發明的成像鏡頭可更包括棱鏡,此棱鏡包括入射面面向第五透鏡的像側面。
其中可更包括濾光片,設置于第五透鏡與棱鏡之間。
本發明的成像鏡頭沿著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濾光片及棱鏡。第一透鏡包括凸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包括凹面朝向物側。第三透鏡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且包括凹面朝向物側。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凸面朝向像側。棱鏡包括入射面面向濾光片的像側面。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2≤(R31-R32)/(R31+R32)≤10,0.4≤BFL/TTL≤0.9,-20≤f1/f≤2;其中,R31為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32為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BFL為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T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f1為第一透鏡的有效焦距,f為成像鏡頭的有效焦距。
其中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中至少有一片透鏡具有負屈光力。
其中第一透鏡的屈光力與第二透鏡的屈光力相反。
其中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
本發明的成像鏡頭可更包括光圈,設置于物側與第一透鏡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40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透鏡驅動裝置
- 下一篇:光學成像裝置和攝像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