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作時速400公里以上高速鐵路接觸線材料的高強高導銅合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3768.1 | 申請日: | 2016-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25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嘉斌;梅樂;孟憲旗;趙紅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F1/08 | 分類號: | C22F1/08;C22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3283 | 代理人: | 黃芳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作 時速 400 公里 以上 高速鐵路 接觸 線材 高強 銅合金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制備銅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銅合金成分符合此形式:CuXY,其中X選自Ag、Nb和Ta中的至少一種,Y選自Cr、Zr和Si中的至少一種;銅合金中,X元素的總含量大于0.01且不高于20%,Y元素的總含量大于0.01且不高于2%,并且,Cr的含量范圍在0.01~1.5%,Zr的含量范圍在0.01~0.5%,Si的含量范圍在0.01~0.3%;所述方法為:將單質和/或中間合金原料按照設計的合金成分配比裝入真空熔煉爐,升溫熔化并澆鑄于模具中獲得鑄錠,對鑄錠在室溫下進行多道次拉拔變形為長條棒或線,使樣品截面收縮率達到80%以上,之后對長條棒或線進行退火,退火的溫度選取在使X元素組成的纖維不發生球化斷裂且能使Y元素形成納米析出相的范圍,退火的時間選取在使X元素組成的纖維不發生球化斷裂且使大于50%的Y元素形成納米析出相的范圍,之后對所得合金再次進行拉拔,此階段樣品截面收縮率在50%以內,之后對所得合金進行液氮冷凍處理,使殘存在銅基體中的X或Y固溶原子繼續析出,之后緩慢升溫到室溫從而獲得銅合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銅合金中X元素的總含量為3%~1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銅合金中Y元素的總含量為0.1%~1.5%。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銅合金中Y元素的總含量為0.1%~1.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銅合金為下列之一:Cu-12%Ag-0.3%Cr-0.1%Zr-0.05%Si、Cu-0.1%Ag-0.1%Cr-0.1%Zr、Cu-12%Nb-1%Cr-0.4%Zr-0.1%Si、Cu-6%Ag-6%Ta-0.1%Cr、Cu-3%Ag-0.8%Cr-0.5%Zr-0.3%Si。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氮冷凍處理時間為1~100小時。
7.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合金進行液氮冷凍處理后,以2~10℃/min的速率升溫至室溫。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合金進行液氮冷凍處理后,以2~10℃/min的速率升溫至室溫。
9.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銅合金包括以下特征:
在室溫條件下,該銅合金中X元素以純相和固溶原子兩種形式存在,其中以固溶原子的形式的X元素含量小于0.5%;Y元素以純相和固溶原子或者CuY化合物和固溶原子的形式存在,其中以固溶原子的形式的Y元素的含量小于0.1%;
該銅合金以長條棒或線的形式存在,其中,純相形式的X元素以近似平行排列的纖維形式嵌在銅合金內部,纖維軸向與銅合金棒或線軸向大致平行,且纖維的直徑小于100 nm,長度大于1000 nm,纖維間距小于1000 nm,纖維與Cu基體的相界面為半共格界面,界面上分布有周期排列的錯配位錯;
該銅合金中純相或化合物形式的Y元素以顆粒形式嵌在銅合金內部,且30%以上的顆粒分布在X纖維與Cu基體的相界面上,顆粒的直徑小于30 nm,間距小于200 nm,顆粒與Cu基體以及顆粒與X纖維的相界面為半共格界面或者非共格界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376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