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稻殼灰的高透水混凝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2853.6 | 申請日: | 2016-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59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于江華;石文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8/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張立榮 |
| 地址: | 2100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稻殼 透水 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稻殼灰的高透水混凝土。
背景技術
稻殼灰富含二氧化硅(SiO2),將其摻入混凝土后,高活性的SiO2能很快與水泥水化形成的氫氧化鈣起反應生產低鈣水化硅酸鈣凝膠,從而使混凝土密實性增強,強度增加,劈裂抗拉強度、粘結強度、軸心抗拉強度、防銹等性能都能明顯提高和改善,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大型現代建筑物和高速公路建設中。
對稻殼灰水泥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領域,研究目標主要在于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及密實度等方面。如一種摻有低溫稻殼灰的高強混凝土,其組成主要由普通硅酸鹽水泥、低溫稻殼灰、礦渣粉、粉煤灰、碎石、河砂、水和減水劑組成(專利公開號:CN102643060A)。再如一種以稻殼灰作為內養護劑制備低膠凝材料自密實混凝土,其組分包括:硅酸鹽水泥;稻殼灰;礦渣微粉;改性聚羧酸減水劑和填充材料(專利公開號:CN104761212A)。對稻殼灰混凝土配置的研究鮮有關于高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透水性混凝土主要用于透水路面建筑材料中,已有的透水混凝土材料由于其空隙較大,導致了其強度及耐用性較低。如何在在保證強度及耐久性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的高透水率是目前該領域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稻殼灰的高透水混凝土,在保證強度及耐久性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的透水率。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基于稻殼灰的高透水混凝土,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水泥,312~314份;稻殼灰,26~28份;骨料Ⅰ,1394~1396份;骨料Ⅱ,104~106份;增塑劑,2~4份;水,111~113份;還包括輔加劑,輔加劑的添加體積為混凝土體積的0.2~0.4%。
進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水泥,313份;稻殼灰,27份;骨料Ⅰ,1395份;骨料Ⅱ,105份;增塑劑,3份;水,112份;還包括輔加劑,輔加劑的添加體積為混凝土體積的0.3%。
進一步地,所述稻殼灰的制備方法為:將稻殼在500~700℃條件下灼燒11~13小時,冷卻后取出備用。
進一步地,所述稻殼灰含有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SiO2,88.5%;Al2O3,0.31%;Fe2O3,0.14%;MgO,0.36%;CaO,1.25%;Na2O,1.15%;K2O,2.13%;稻殼灰密度約為2.1kg/m3,比表面積約為370m2/kg。
進一步地,所述骨料Ⅰ為砂石,其D10、D50、D60及均等系數分別為0.31mm、0.7mm、1.0mm及3.2。
進一步地,所述骨料Ⅱ為碎石子,其D10、D50、D60及均等系數分別為7.6mm、10.2mm、11mm及1.4。
進一步地,所述水泥為32.5級復合硅酸鹽水泥。
進一步地,所述增塑劑為飽和羧酸酯。
進一步地,所述飽和羧酸酯在25℃溫度條件下的比重為1.05~1.08。
進一步地,所述輔加劑為聚苯硫醚。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既能夠保持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又能夠具有高透水率,解決了該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本發明混凝土的這種性質與稻殼灰的添加量有關,只有將稻殼灰的添加量控制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才能夠發揮上述技術效果。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的混凝土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發明保護范圍。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實施例1:基于稻殼灰的高透水混凝土
水泥,313份;稻殼灰,27份;骨料Ⅰ,1395份;骨料Ⅱ,105份;增塑劑,3份;水,112份;還包括輔加劑,輔加劑的添加體積為混凝土體積的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285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硬早強型納米復合水泥基堵水加固材料
- 下一篇:伊蒙混層粘土仿古銅雕塑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