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氫氧化銦或含氫氧化銦的化合物的電解制造裝置以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2530.7 | 申請日: | 2012-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260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新藤裕一朗;竹本幸一;古仲充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坤日礦日石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5D11/34 | 分類號: | C25D11/34;C25B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金龍河,穆德駿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氫氧化 化合物 電解 制造 裝置 以及 方法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2年6月12日、申請號為201280027688.1(國際申請號為PCT/JP2012/065013)、發明名稱為“氫氧化銦或含氫氧化銦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氫氧化銦或含氫氧化銦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該氫氧化銦或含氫氧化銦的化合物為用于制造形成ITO膜的濺射用ITO靶的氧化銦或含氧化銦的化合物粉末的原料。
背景技術
ITO(以銦-錫為主成分的復合氧化物)膜作為以液晶顯示器為主的顯示設備的透明電極(膜)而被廣泛使用。作為形成該ITO膜的方法,通常通過真空蒸鍍法或濺射法等一般被稱為物理蒸鍍法的方法進行。特別是從操作性和膜的穩定性考慮,大多使用磁控濺射法來形成。
基于濺射法的膜的形成如下進行:使Ar離子等正離子物理轟擊設置在陰極的靶,并利用該轟擊能量釋放構成靶的材料,從而在對置的陽極側的襯底上層疊組成與靶材料幾乎相同的膜。
采用濺射法的覆蓋法的特征在于,通過調節處理時間、供電功率等,能夠以穩定的成膜速度形成從埃單位的薄膜至數十μm的厚膜。
一般來說,ITO燒結體靶是通過粉碎混合氧化銦和氧化錫,并對所得的混合粉末進行成型、燒結來制造的。在氧化銦和氧化錫的粉碎混合時,使用球磨機、V型混合機或帶型混合機進行干式或濕式混合。
作為ITO燒結體靶的原料的氧化銦粉末,可以通過對氫氧化銦進行煅燒來制造。該氫氧化銦制造方法的代表性公知技術,已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該專利文獻1的方法是以銦為陽極進行電解來制造氫氧化銦,再對其進行煅燒得到氧化銦粉末。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該專利文獻1由于更名而導致申請人名稱與本申請不同,但其也是本申請人提出的申請。
作為氧化銦的制造方法,還可以考慮中和法。然而,如專利文獻1所述,由于中和法存在以下問題,因此電解法是有效的。
a)所得氧化銦粉末的各種特性(平均粒徑、表觀密度等)的偏差大,這是阻礙氧化銦系顯示材料、熒光體等的“品質偏差的降低”或“高品質化”的主要因素。
b)對于將制造條件(液溫、反應速度等)控制為恒定來說未必容易,而為了使制造條件穩定,設備成本上升。
c)在需要特性與以往不同的粉末時,無法靈活地應對這種要求。
d)裝置的規模比較大,因此,如果要將制造條件控制為恒定,則需要相當大的勞力,從這一方面可以認為對于增產來說未必容易。
e)由于每次都會產生中和廢液(例如硝酸銨),因此需要進行處理,這提高了運行成本。
接下來,給出通過電解制造氫氧化銦的代表例。
在濃度為0.2~5mol/L、pH為4~10、溫度為10~50℃的硝酸銨(NH4NO3)水溶液中,以銦為陽極(anode),并以100~1800A/m2的電流密度通電,進行電解。然后,過濾電解槽底部的沉積物,洗滌并干燥,得到氫氧化銦。
在以該氫氧化銦作為原料制造氧化銦時,只要在1100℃左右的溫度下焙燒即可。由此,可以得到平均粒徑為1~5μm的氧化銦粉末。
在進行上述氫氧化銦的電解時,在電解槽中配置銦板作為陽極(anode),配置常規的不銹鋼板作為陰極(cathode),并使電解液在它們之間流動來進行電解。然而,生成的氫氧化銦附著在陽極表面,銦電沉積在陰極表面并以樹枝(dendrite)狀延伸,導致陽極和陰極發生短路,產生了無法長時間進行電解的問題。
此外,如果連續實施電解,則溶出電位比In高的元素作為雜質殘留在陽極表面,結果存在雜質在表面濃縮的問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繼續電解,則雜質也混入到電解液中,導致之前析出的氫氧化銦的純度下降。此外,在陽極表面局部失去銦金屬,陽極表面的電流密度變得不均勻。結果還產生了下述異常情況,即,在陽極的表面局部產生孔穴,陽極自身脫落到電解浴中。
而且,在氫氧化銦的電解時,生成的氫氧化銦附著在陽極表面,銦電沉積在陰極表面并以樹枝(dendrite)狀延伸,產生了陽極和陰極短路的問題。
對現有技術進行調查時,下述的專利文獻已被公開。
專利文獻2是氧化銦粉末的制造方法,該方法以銦作為陽極,并在攪拌成氫氧化銦沉淀懸浮在電解液中的狀態下進行電解。具體來說,在未進行攪拌時,電解槽液面附近的pH為8.5左右,槽底附近的pH為3.2左右,而通過攪拌電解液,使液面附近和槽底附近的電解液混合,從而使pH均勻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坤日礦日石金屬株式會社,未經吉坤日礦日石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25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