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21940.X | 申請日: | 2016-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7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梁輝鴻;李恒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2 | 分類號: | G02B5/02;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南***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 ||
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顯示面板;以及
一偏光板,適以配置在該顯示面板的出光面之側,該偏光板包括:
一第一保護層,具有多個擴光區;
多個擴光粒子群,各該擴光粒子群形成于對應的該擴光區;
一第二保護層;及
一偏光層,形成于該第一保護層與該第二保護層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擴光粒子群包括多個微結構,各該微結構的尺寸介于10-6米至10-3米之間,且/或相鄰二該微結構的間隔介于10-6米至10-4米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微結構具有一高度及一外徑,該高度介于10-6米至10-3米之間,且/或各該微結構的該高度與該外徑的比值介于0.1至1.0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微結構采用噴印、印刷、黃光微影蝕刻、滴制、物理轉印或沖壓技術形成于該第一保護層上,且/或各該微結構是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且/或各該微結構由UV亞克力樹脂、高分子材料、硅凝膠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對應的該擴光區的該些微結構的俯視形狀或橫剖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透鏡狀,且/或形成于對應的該擴光區的該些微結構以交錯型、棋盤型及/或以從大尺寸逐漸縮小的漸進型的方式排列。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擴光粒子群占據對應的該擴光區的總面積與該對應的擴光區的面積的比值介于20與80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像素區,且該些擴光區的位置與該些像素區相對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擴光區包括多個子擴光區域,各該像素區包括多個子像素區,且該些子擴光區域的位置分別與 對應的該像素區的該些子像素區相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擴光粒子群包括多個微結構,該些微結構形成于該些子擴光區域的至少一者。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擴光區包括一子擴光區域,該子擴光區域包括一第一區及一第二區,該顯示面板的一子像素區包括一第一驅動區及一第二驅動區,該顯示面板施加在該第一驅動區的驅動電壓與該第二驅動區的驅動電壓相異,其中該子擴光區域的該第一區及該第二區分別與該第一驅動區及該第二驅動區相對應,且各該擴光粒子群形成于對應的該子擴光區的該第一區與該第二區的至少一者。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擴光粒子群包括多個微結構,各該擴光區包括多個子擴光區域,位于同一個該擴光區的同一個該子擴光區域的該些微結構的尺寸及/或形狀相異或相同,且/或位于同一個該擴光區的不同的該些子擴光區域的該些微結構的尺寸及/或形狀相異或相同。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擴光區包括多個子擴光區域,位于同一個該擴光區的不同的該些子擴光區域的該些擴光粒子群的密度相同或相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194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