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19901.6 | 申請日: | 2016-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17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呂浩鵬;李博宇;戴克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53 | 分類號: | 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偉智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11325 | 代理人: | 張岱 |
| 地址: | 21001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升降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管生產線輸送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在焊接鋼管輸送生產線上的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
背景技術
在JCOE直縫焊管生產線中,一般采用銑邊、預彎、折彎等的成型過程,預焊、內焊、外焊等的焊接過程,以及擴徑、整圓、矯直等的精整過程。
在此類的焊管生產線中,用于成型的折彎機高度很高,直接影響到廠房及行車的高度,而焊接區及精整區的設備高度相對較低,如果整個廠房均按照成型區高度設置,會造成比較大的資源浪費,同時,也會給焊接區和精整區的設備起吊帶來不便。
為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由于場地限制等問題的存在,在有些生產線的生產實踐中,將成型區域整體下沉,但此做法相應造成設備前后銜接之間存在高差問題,即成型區域與焊接區域的中心線不在同一標高上,導致設備銜接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成型區域與焊接區域的設備銜接之間存在高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設置在成型區折彎機后方的設置有若干輸送輥道的升降框架、控制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方向的導向機構以及驅動所述升降框架升降的驅動機構;
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座,所述升降框架上固定有導向輪,所述導向座面向所述升降框架的側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輪適配的豎向滑槽,所述導向輪設置在所述滑槽內并沿所述滑槽上下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為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下方的液壓缸或氣缸,所述液壓缸或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升降框架的下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缸或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的升降框架的下端通過鎖扣連接,所述鎖扣包括設置在所述液壓缸或氣缸的輸出端的母鎖扣以及與所述母鎖扣配合的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下端的子鎖扣。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缸或氣缸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的下方;
所述導向機構還包括導向套桿,所述導向套桿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導向套以及套設在所述導向套內與所述導向套適配的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上端與所述的升降框架的下端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座包括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的末端兩側的兩個導向子座,所述導向子座上面向所述升降框架的側面均設置有豎向滑槽,所述升降框架的末端端頭的兩側對應所述的導向子座的豎向滑槽均設置有導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缸為升降油缸。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輥道包括若干間距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方的輸送輥,所述輸送輥道的長度至少為一根鋼管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輥通過螺栓連接于升降框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油缸在所述升降框架中心兩側設置有兩個,每個所述升降油缸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所述導向套管。
本發明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將以往成型區域出口的固定式輸送輥道改為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通過在低位時接到在折彎機較低中心線出來的鋼管,之后進行整體舉升,將鋼管提升到所需高度即與后區中心線高度相匹配,之后升降框架上的輸送輥道轉動,將其上鋼管輸送到與之銜接的標高較高的預焊機前的固定輸送輥道上,從而使得成型區域與焊接區域的設備銜接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具有以下優點:在以往的焊接鋼管生產線基礎上,在不對廠房及廠房內行車等做大的調整的前提下,通過將某一段固定式輸送輥道改為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使得高差在一定范圍內可以任意調整,從而解決生產線前后某些設備上鋼管中心線不在同一標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的高位時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是實施例1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的低位時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圖中箭頭方向表示的是鋼管的輸送方向,所述的升降框架的末端指的是沿鋼管輸送方向的升降框架的尾端。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可升降式輸送輥道裝置包括設置在成型區折彎機后方的設置有輸送輥道1的升降框架2、控制所述升降框架2的升降方向的導向機構以及驅動所述升降框架升降的驅動機構;所述輸送輥道1為若干間距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方的輸送輥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99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