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學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19143.8 | 申請日: | 2016-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669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薛雷濤;黃聲齊;鄒文彬;高鑒;王學寶;馮建設;肖明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胡犇,凌信景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 成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航拍攝像鏡頭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但是現有的無人機航拍鏡頭存在一些弊端,如大多鏡頭的視場角比較小、像素不夠高,畸變也相應較大,拍攝圖片不能真實有效地呈現現實情景。
因此,本發明正是基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該光學成像系統實現了大視場角、高像質、大孔徑等優點,可以滿足無人機航攝等領域的大視場且小畸變的成像要求。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從物側至像側依次設有:
第一透鏡1,所述的第一透鏡1為負焦距的非球面透鏡,并且第一透鏡1朝向物側的表面為凸面、朝向像側的表面為凹面,而且第一透鏡1的兩側表面均為偶次非球面;
第二透鏡2,所述的第二透鏡2為正焦距的球面透鏡,并且第二透鏡2 朝向物側的表面為凸面、朝向像側的表面為凹面;
第三透鏡3,所述的第三透鏡3為負焦距的球面透鏡,并且第三透鏡3的兩側表面均為凹面;
第四透鏡4,所述的第四透鏡4為正焦距的球面透鏡,所述的第四透鏡4的兩側表面均為凸面,并且第四透鏡4與第三透鏡3膠合在一起形成透鏡組;
光闌10;
第五透鏡5,所述的第五透鏡5為正焦距的球面透鏡,所述的第五透鏡5的兩側表面均為凸面;
第六透鏡6,所述的第六透鏡6為負焦距的球面透鏡,所述的第六透鏡6的兩側表面均為凹面;
第七透鏡7,所述的第七透鏡7為正焦距的球面透鏡,所述的第七透鏡7的兩側表面均為凸面,并且第五透鏡5、第六透鏡6和第七透鏡7膠合在一起形成透鏡組;
第八透鏡8,所述的第八透鏡8為負焦距的非球面透鏡,并且第八透鏡8朝向物側的表面為凹面、朝向像側的表面為凸面,而且第八透鏡8的兩側表面均為偶次非球面;
感光片11。
如上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滿足如下表達式:f1/f≥-1.6,3.5≤f2/f≤4,(f3+f4)/f≥29.6, 1≤(f5+f6+f7)/f≤1.2,f8/f≥-3.4;其中,f1、f2、f3、f4、f5、 f6、f7和f8是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第六透鏡6、第七透鏡7和第八透鏡8的焦距,f是光學成像系統的整體焦距。
如上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滿足如下表達式:vdlens1≥52,vdlens3≥52,vdlens4≥52,vdlens7≥52,vdlens2≤41,vdlens5≤41,vdlens6≤41,vdlens8≤41;其中,vdlens1、vdlens2、vdlens3、 vdlens4、vdlens5、vdlens6、vdlens7和vdlens8是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第六透鏡6、第七透鏡7和第八透鏡8的色散系數。
如上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滿足如下表達式:0.27<f/TL<0.32,0.19<BFL/TL<0.24,1<A1/A4 <1.36,0.63<T1/T8<0.8,0.5<(A1+A2+A3+A4)/TL<0.32;其中, BFL是光學成像系統的光學后焦,TL是第一透鏡1與感光片11之間的距離,A1是第一透鏡1與第二透鏡2之間的空氣間隔,A2是第二透鏡2與第三透鏡3之間的空氣間隔,A3是第四透鏡4與第五透鏡5 之間的空氣間隔,A4是第七透鏡7與第八透鏡8之間的空氣間隔, T1和T8分別是第一透鏡1和第八透鏡8的鏡片中心厚度。
如上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八透鏡8與感光片11之間設有濾光片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91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光學成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