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西藥結合治療膽石癥的組合藥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19133.4 | 申請日: | 2016-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0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晉利華;李政;晉利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晉利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9 | 分類號: | A61K36/889;A61K9/20;A61P1/16;A61K31/19;A61K31/575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 43205 | 代理人: | 許伯嚴 |
| 地址: | 266555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西藥 結合 治療 膽石 組合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普外科藥物,特別涉及一種中西藥結合治療膽石癥的組合 藥物。
背景技術
膽石癥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和膽管)的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主要 癥狀為腹痛(脹痛或絞痛,劇痛)、惡心嘔吐,畏寒、發熱及黃疸,結石的種 類和成分不完全相同,臨床表現取決與結石是否引起但到感染、膽道梗阻及梗 阻的部位和程度,膽石癥是世界范圍的常見病,我國也不例外。在自然人群中, 膽石癥的發病率達10%左右,國內尸檢結果報告,膽石癥的發生率為7%,女 性患者多見,尤其是較肥胖的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2。對于膽石癥目前尚缺 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其原因在于傳統中藥雖可根除疾病,但是起效緩 慢,西藥起效較快,但多為針對癥狀治療,無法根除疾病,容易復發;而現有 中西藥物聯用因為對選擇藥物種類的篩選不理想或用量配合妥當,均存在不同 程度的藥效抵消甚至藥效拮抗。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中西 藥結合治療膽石癥的組合藥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中西藥結合治療膽石癥的組合藥物,其特征是: 包括中藥組分和西藥組分,其中,中藥組分為:金錢草7~17g、川芎7~17g、 枳實1~11g、大腹皮1~11g、薄雪火絨草4~14g、秦艽7~17g、翻白柴7~17g、 青嵩1~11g、金鈴子11~21g;西藥組分為:熊去氧膽酸5~15g、冰醋酸1~11g; 所述中藥組分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量稱取金錢草、川芎、枳實、大腹皮、 薄雪火絨草、秦艽、翻白柴,將二分之一量所取的金錢草、川芎、枳實、大腹 皮煎湯,過濾湯汁作稀釋劑,另外三分之二量的金錢草、川芎、枳實、大腹皮、 薄雪火絨草、秦艽、翻白柴與其余組分混合,加入混合物30倍量的湯汁浸泡 煎煮兩次,每次半小時左右,合并兩次的煎液過濾,并濃縮至膏狀,在60~80℃ 條件下烘干,粉碎成細粉,用80%的乙醇做粘合劑制成20目顆粒,整粒后加 入顆粒質量的1%的硬脂酸鎂,干燥后磨粉制成粉末;所述西藥組分的制備方 法為,按上述配方量稱取熊去氧膽酸、冰醋酸,將二者混合后按常規濕法制粒 壓片方法制成片劑。
作為優選配比范圍,所述中藥組分為:金錢草11~13g、川芎11~13g、枳 實5~7g、大腹皮5~7g、薄雪火絨草8~10g、秦艽11~13g、翻白柴11~13g、青 嵩5~7g、金鈴子15~17g;所述西藥組分為:熊去氧膽酸9~11g、冰醋酸5~7g。
作為優選配比,所述中藥組分為:金錢草17g、川芎7g、枳實11g、大腹 皮1g、薄雪火絨草14g、秦艽7g、翻白柴17g、青嵩11g、金鈴子11g;所述 西藥組分為:熊去氧膽酸15g、冰醋酸1g。
作為優選配比,所述中藥組分為:金錢草7g、川芎17g、枳實1g、大腹 皮11g、薄雪火絨草4g、秦艽17g、翻白柴7g、青嵩1g、金鈴子21g;所述西 藥組分為:熊去氧膽酸5g、冰醋酸11g。
作為進一步優選配比,金錢草13g、川芎11g、枳實7g、大腹皮5g、薄雪 火絨草10g、秦艽11g、翻白柴13g、青嵩7g、金鈴子15g;所述西藥組分為: 熊去氧膽酸11g、冰醋酸5g。
作為進一步優選配比,金錢草11g、川芎13g、枳實5g、大腹皮7g、薄雪 火絨草8g、秦艽13g、翻白柴11g、青嵩5g、金鈴子17g;所述西藥組分為: 熊去氧膽酸9g、冰醋酸7g。
作為優選配方量,金錢草12g、川芎12g、枳實6g、大腹皮6g、薄雪火絨 草9g、秦艽12g、翻白柴12g、青嵩6g、金鈴子16g;所述西藥組分為:熊去 氧膽酸10g、冰醋酸6g。
使用方法:
中西藥均為早中晚每日三次,中藥每次服用量為2g,西藥每次服用量為 0.5g,西藥先服,40分鐘后在服用中藥
藥理分析
金錢草:性微寒,味甘、咸;歸肝、膽、腎、膀胱經;清熱利濕,通淋, 消腫;用于熱淋、砂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 石,尿路結石。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枳實:味苦,性寒;歸肝、膽經;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
大腹皮: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歸脾、胃經;用于濕 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晉利華,未經晉利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91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尋常疣的中藥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龍香草藥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