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脫硫除塵吸收塔的高效耦合除塵器及除塵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18596.9 | 申請日: | 2016-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975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任世中;陳天光;何永勝;方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龍凈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劉嬌 |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脫硫 除塵 吸收塔 高效 耦合 除塵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適用于脫硫除塵吸收塔的高效耦合除塵器及除塵方法。
背景技術
繼2015年12月初發布《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之后,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于當月再次發布《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明確超低排放時間表。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是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緩解資源約束的重要舉措。
為解決這些問題,在我國電力環保現有條件下,需采用煙塵深度凈化技術提高除塵效率,以有效去除細微顆粒物。因此,在濕法脫硫的下游加裝高效除塵裝置為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
濕式電除塵技術作為一種高效除塵技術,在煙氣除塵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相對于干式電除塵器,濕式電除塵器對清灰方式進行了優化,取消了傳統的振打清灰裝置,通過在電場上方噴淋,在極板表面形成水膜,利用水膜將極板上補集到的灰塵去除,無二次揚塵,對粉塵的適用性較好。然而,現有的濕式電除塵器仍存在著大顆粒物附著后除塵效率下降、極板沖洗水量大等缺點,還有待進一步改進與提升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脫硫除塵吸收塔的高效耦合除塵器及除塵方法,能有效保證除塵器高效穩定地運行,能夠提高對煙氣中微細顆粒物的脫除效率,達到顆粒物超凈排放要求。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適用于脫硫除塵吸收塔的高效耦合除塵器,包括:
撞擊除塵區,其包括兩排或兩排以上,且上下平行布置的圓管層,相鄰上下兩排所述圓管層交錯排列;
電場除塵區,其包括了用于收塵的陽極板和用于放電的陰極線;
沖洗噴淋層,其設置于所述電場除塵區的上方;
其中,煙氣依次流過所述撞擊除塵區、所述電場除塵區和所述沖洗噴淋層。
本技術方案,煙氣自煙氣入口進入除塵器,進入撞擊除塵區,與圓管層發生碰撞,碰撞后煙氣中夾帶的大顆粒霧滴粘附在圓管層的圓管外壁上,而微細顆粒物進一步凝結變大,繼續進入電場除塵區,微細顆粒物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被收集于陽極板上,最后在沖洗噴淋層的沖洗下仍進入圓管層,同時經除塵凈化后的煙氣排出。進而能有效保證除塵器高效穩定地運行,能夠提高對煙氣中微細顆粒物的脫除效率,達到顆粒物超凈排放要求。
優選地,所述圓管層由多根圓管組合構成,多根所述圓管均為自塔壁一側向相對一側塔壁傾斜延伸,延伸方向一致且各所述圓管互相平行。
由于含塵煙氣與圓管層進行撞擊后,煙氣中大顆粒霧滴粘附在圓管外壁上,同時將設置的圓管層由多根圓管構成,且每根圓管為至塔壁的一側向相對的一側傾斜延伸,這樣可以使圓管層分布均勻,更優的使其經過圓管層的煙氣流場分布更均勻,進而提高對大顆粒霧滴的吸附效率。
優選地,所述圓管與水平面之間構成傾斜夾角α,5°<α<30°。
由于吸附在圓管外壁上的大顆粒霧水滴在沖洗噴淋層和噴霧層的共同作用下會積聚成水滴,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與撞擊除塵區實現分離,進而實現對煙氣的除塵。而圓管與水平面之間構成的傾斜夾角,目的是使會積聚成在圓管上的水滴沿傾斜布置的圓管流下,起到對水滴引流的作用,加快流速,提高處理效率。
優選地,所述圓管通過一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電場除塵區下方,并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做軸線轉動。
通過設置的固定支架可以簡化圓管的安裝程序,且保證多個圓管能夠被相對地限定在塔體中,同時圓管可以在固定支架上饒軸線做轉動,使其圓管的外壁均能得到有效的利益,更優的通過圓管的轉動加快水滴流速,實現顆粒霧滴從撞擊除塵區分離出來。
優選地,所述圓管層下方設有一用匯集沖洗水的導流槽,所述導流槽的兩側設有一導流嘴。
進一步的在圓管層的下方設置一導流槽,可以將從圓管上流下的水滴集中起來后,統一由兩側設置的導流嘴引入吸收塔塔下部的循環漿液池中,可以避免影響除塵器的運行效率。
優選地,所述高效耦合除塵器為矩形塔體或圓形塔體;
所述電場除塵區為金屬板線式結構;
所述陽極板和陰極線均與煙氣流動方向垂直布置。
優選地,所述高效耦合除塵器的煙氣入口設于塔體的底部,煙氣出口設于塔體的頂部。
由于除塵后的煙氣質量較小可以直接從塔體的頂部輸出,而顆粒霧滴質量較大在自身的重力下容易向下運動,進一步的提高煙氣的除塵效率。
進一步優選地,還包括噴霧層,其包括霧化噴嘴和噴霧管道,所述霧化噴嘴設置于所述噴霧管道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龍凈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龍凈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85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