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新木脂素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18321.5 | 申請日: | 2016-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52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寧;林斌;侯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07/00 | 分類號: | C07D307/00;A61K31/343;A61P25/28;A61P29/00;A61P25/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靳玲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新木脂素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4個環新木脂素結構、制備方法和在制備抗炎藥物、預防或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藥物領域的應用,所述的4個環新木脂素,具有如下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油桐中4個新的環新木脂素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油桐(Vernicia fordii)又稱三年桐,油桐樹,桐油樹,桐子樹,光桐,是大戟科油桐屬植物。油桐性寒,味甘、微辛,有毒。其根,葉,種子均可入藥。全世界共3個種,分布于亞洲東部地區,在我國有2種,主產于湖南,四川,貴州等省。
中藥大辭典中記載,油桐的葉,根,種子均具有抗炎作用。《福建民間草藥》,《草木便方》均記載油桐葉有消腫解毒之功效,能治療癰腫,丹毒,臁瘡,凍瘡,疥癬,燙傷,痢疾,腸炎。
近些年來對油桐提取物或其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的藥理作用的研究甚少。除了桐油有單獨應用治療癌癥的報道外,多與其它中藥一起作復方使用來治療各種燒傷,燙傷,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炎等。目前,對油桐中的木脂素類化合物抗神經炎癥活性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油桐中的4個環新木脂素及其制備方法和醫藥用途。
本發明提供的4個環新木脂素1a,1b,2a和2b為自然界中首次發現的9,9′-環氧-7,9′-環-8,1′-新木脂烷型環新木脂素,其具有如下結構。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新的環新木脂素1a,1b,2a,2b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油桐(Vernicia fordii)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
(2)步驟(1)所得粗提物經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進行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濃縮得乙酸乙酯萃取物;
(3)上述步驟(2)中所得乙酸乙酯萃取物經硅膠柱色譜法分離,以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劑、或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劑梯度洗脫;
(4)上述步驟(3)中所得流分經大孔樹脂HPD-100進行分離,以甲醇或乙醇與水混合溶劑為流動相洗脫;
(5)上述步驟(4)中所得流分經ODS柱色譜分離,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劑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或以乙腈和水混合溶劑為流動相梯度洗脫;
(6)上述步驟(5)中所得流分經HPLC-UV色譜分離,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劑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或以乙腈和水混合溶劑為流動相梯度洗脫,得到環新木脂素消旋混合物1(化合物1a和1b的消旋混合物)和2(化合物2a和2b的消旋混合物)。
(7)上述步驟(6)中所得消旋混合物1和2經HPLC手性拆分,以正己烷和乙醇混合溶劑為流動相梯度洗脫,得環新木脂素1a,1b,2a和2b。
本發明提供的所述新的環新木脂素1a,1b,2a,2b的制備方法,所述油桐為大戟科(Euphorbiacecae)油桐屬(Vernicia)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本發明提供的所述新的環新木脂素1a,1b,2a,2b的制備方法,步驟(1)中所述的提取方法為加熱回流提取或加熱超聲提取1-3次。所用溶劑為:甲醇或乙醇。藥材:溶劑重量體積比為1:5~1:15,優選1:8~1:12。
本發明提供的所述新的環新木脂素1a,1b,2a,2b的制備方法,步驟(3)中所述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劑,或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劑,混合溶劑的比例為100:1~1:1,優選100:2~5:1。
本發明提供的所述新的環新木脂素1a,1b,2a,2b的制備方法,步驟(4)中所述甲醇和水混合溶劑、乙醇和水混合溶劑的體積比例為1:9~9: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藥科大學,未經沈陽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83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