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變結構濾波、磁化、吸附、旋轉磁場和離心的濾油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313331.X | 申請日: | 2016-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7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連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連萍 |
| 主分類號: | F15B21/04 | 分類號: | 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濾波 磁化 吸附 旋轉 磁場 離心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壓油過濾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變結構濾波、磁化、吸附、旋轉磁場和離心的濾油方法,屬于液壓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國內外的資料統(tǒng)計表明,液壓系統(tǒng)的故障大約有70%~85%是由于油液污染引起的。固體顆粒則是油液污染中最普遍、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由固體顆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壓系統(tǒng)故障占總污染故障的70%。在液壓系統(tǒng)油液中的顆粒污染物中,金屬磨屑占比在20%~70%之間。采取有效措施濾除油液中的固體顆粒污染物,是液壓系統(tǒng)污染控制的關鍵,也是系統(tǒng)安全運行的可靠保證。
過濾器是液壓系統(tǒng)濾除固體顆粒污染物的關鍵元件。液壓油中的固體顆粒污染物,除油箱可沉淀一部分較大顆粒外,主要靠濾油裝置來濾除。尤其是高壓過濾裝置,主要用來過濾流向控制閥和液壓缸的液壓油,以保護這類抗污染能力差的液壓元件,因此對液壓油的清潔度要求更高。
然而,現有的液壓系統(tǒng)使用的高壓過濾器存在以下不足:(1)各類液壓元件對油液的清潔度要求各不相同,油液中的固體微粒的粒徑大小亦各不相同,為此需要在液壓系統(tǒng)的不同位置安裝多個不同類型濾波器,由此帶來了成本和安裝復雜度的問題;(2)液壓系統(tǒng)中的過濾器主要采用濾餅過濾方式,過濾時濾液垂直于過濾元件表面流動,被截流的固體微粒形成濾餅并逐漸增厚,過濾速度也隨之逐漸下降直至濾液停止流出,降低了過濾元件的使用壽命。
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創(chuàng)新的用變結構濾波、磁化、吸附、旋轉磁場和離心的濾油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過濾性能好,適應性和集成性高,使用壽命長的用變結構濾波、磁化、吸附、旋轉磁場和離心的濾油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用變結構濾波、磁化、吸附、旋轉磁場和離心的濾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一種濾油裝置,該裝置包括底板、濾波器、U型微粒分離模塊、回油筒、內筒、螺旋流道、濾芯、外桶以及端蓋;其中,所述濾波器、U型微粒分離模塊、回油筒、外桶依次置于底板上;所述濾波器包括輸入管、外殼、輸出管、彈性薄壁、插入式H型濾波器以及插入式串聯(lián)H型濾波器;其中,所述輸入管連接于外殼的一端,其和一液壓油進口對接;所述輸出管連接于外殼的另一端,其和U型微粒分離模塊對接;所述彈性薄壁沿外殼的徑向安裝于外殼內;所述輸入管、輸出管和彈性薄壁共同形成一C型容腔濾波器;所述彈性薄壁和外殼之間形成串聯(lián)共振容腔I、串聯(lián)共振容腔II以及并聯(lián)共振容腔;所述串聯(lián)共振容腔I和串聯(lián)共振容腔II之間通過一彈性隔板隔開;所述彈性薄壁的軸向上均勻開有若干錐形變結構阻尼孔;所述錐形變結構阻尼孔由錐形彈性阻尼孔管和縫孔組成;所述彈性隔板靠近輸入管側設有錐形插入管,所述錐形插入管連通串聯(lián)共振容腔I和串聯(lián)共振容腔II;所述插入式H型濾波器位于并聯(lián)共振容腔內,其和錐形變結構阻尼孔相連通;所述插入式串聯(lián)H型濾波器位于串聯(lián)共振容腔I和串聯(lián)共振容腔II內,其亦和錐形變結構阻尼孔相連通;所述插入式H型濾波器和插入式串聯(lián)H型濾波器軸向呈對稱設置,并組成插入式串并聯(lián)H型濾波器;所述U型微粒分離模塊包括一U型管,U型管上依次安裝有溫控模塊、磁化模塊、機械離心模塊、第一吸附模塊、旋轉磁場離心模塊、第二吸附模塊以及消磁模塊;所述U型微粒分離模塊和回油筒的上方通過一回油筒進油管連接;所述內筒置于外桶內,其通過一頂板以及若干螺栓安裝于端蓋上;所述螺旋流道收容于內筒內,其和U型微粒分離模塊之間通過一內筒進油管連接;所述內筒進油管位于回油筒進油管內,并延伸入U型微粒分離模塊的中央,其直徑小于回油筒進油管直徑,且和回油筒進油管同軸設置;所述濾芯設置在內筒的內壁上,其精度為1-5微米;所述外桶的底部設有一液壓油出油口;
其包括如下步驟:
1),液壓管路中的油液通過濾波器,濾波器衰減液壓系統(tǒng)中的高、中、低頻段的脈動壓力,以及抑制流量波動;
2),回流液壓油進入U型微粒分離模塊的溫控模塊,通過溫控模塊調節(jié)油溫到最佳的磁化溫度40-50℃,之后進入磁化模塊;
3),通過磁化裝置對回油進行磁化,使微米級的金屬顆粒聚合成大顆粒,之后送至第一吸附模塊;
4),磁化聚合顆粒在機械離心模塊中離心;
5),通過第一吸附模塊吸附回油中的磁性聚合微粒,之后回油送至旋轉磁場離心模塊;
6),旋轉磁場離心模塊利用旋轉磁場分離未吸附的磁化微粒,之后回油送至第二吸附模塊;
7),第二吸附模塊二次吸附回油中的磁性聚合微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連萍,未經陳連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333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15B 一般流體工作系統(tǒng);流體壓力執(zhí)行機構,如伺服馬達;不包含在其他類目中的流體壓力系統(tǒng)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體致動系統(tǒng)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類其他各組中的流體壓力致動系統(tǒng)或其部件
F15B21-02 .來自存儲或定時裝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馬達系統(tǒng);所用的控制裝置
F15B21-04 .同流體性能有關的各種專門措施,例如,排氣、黏度變化的補償、冷卻、過濾、預防渦流
F15B21-06 .特殊流體的利用,例如液體金屬;使用上述流體的流體壓力系統(tǒng)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電控設備的伺服馬達系統(tǒng)
F15B21-10 .延遲裝置或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