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芽苗菜培育菌劑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13029.4 | 申請日: | 2016-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4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立明;劉佳;華東明;羅秋玲;陳修來;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無錫蘇芽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02;A01P21/00;C12R1/38;C12R1/01;C12R1/41;C12R1/025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耿曉岳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芽苗菜 培育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芽苗菜培育菌劑及其應用,屬于農業微生物領域。該菌劑由紅假單胞菌、寡養單胞菌、馬氏副球菌、根瘤菌、無色桿菌5種微生物組成,制備菌劑的發酵培養基組成為(按質量百分數):KH2PO40.05%,K2HPO4·3H2O 0.05%,MgSO4·7H2O 0.05%,NaCl 0.1%,尿素1%~4%,乙酸鈉0.2%~0.5%,酵母膏0.01%~0.06%,培養基成分廉價簡易,營養成分豐富。發酵成熟的菌劑稀釋200~300倍用于培育芽苗菜,能夠顯著提高芽苗菜的產量和商品性。本發明的菌劑安全無污染、生產工藝簡單、效果顯著,適用于農業應用中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芽苗菜培育菌劑及其應用,屬于農業微生物領域。
背景技術
芽苗菜是利用各種種子或其他營養器官中的養分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育成幼嫩的芽苗、莖等作為食用的一種活體蔬菜,如大豆、綠豆、豌豆、蠶豆、苜蓿、香椿、蕎麥、蘿卜芽苗菜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芽苗菜作為一種富含營養、優質、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因其風味獨特和“藥食同源”的保健功效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芽苗菜的生產上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市場上缺乏安全、效果可靠的芽苗菜增產增效的產品,大規?;a芽苗菜的誠信生產企業,生產中不違規使用殺菌劑、防腐劑等違禁農業投入品,致使芽苗菜生產中爛種爛芽率高,產出比低、成色差;而作坊式的經營者為了經濟效益。濫用對人體有害的違禁品,食品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芽苗菜產業中急需能夠促進芽苗菜增產、提高芽苗菜質量、且安全無污染的制劑,改善培育芽苗菜的尷尬境地。
微生物在我國農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農業中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都離不開微生物的應用。除了最早應用于生物固氮之外,農業微生物還在增強土壤肥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農作物對硝態氮重金屬和農業的吸收,凈化修復水質土壤,降低作物病蟲害發生,保護環境以及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表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芽苗菜培育菌劑,所述菌劑為活性生物制品,其活性成分由紅假單胞菌、寡養單胞菌、馬氏副球菌、根瘤菌、無色桿菌組成。
所述芽苗菜培育菌劑是由如下方法制得:將紅假單胞菌、寡養單胞菌、馬氏副球菌、根瘤菌、無色桿菌分別按照5%~10%的接種量接種于同一發酵培養基中,在透明容器中30℃~35℃密封發酵5~7天,直至pH為8.5以上,OD600為3.0~3.5,獲得培育成熟的菌劑;所述發酵培養基成分按質量百分數為:KH2PO4 0.05%,K2HPO4·3H2O 0.05%,MgSO4·7H2O0.05%,NaCl 0.1%,尿素1%~4%,乙酸鈉0.2%~0.5%,酵母膏0.01%~0.06%,煮沸15min,冷卻至40℃以下,使用NaHCO3調節pH 6.8~7.2。
所述的芽苗菜培育菌劑還經過擴大培養,所述擴大培養的步驟如下:將培養成熟的菌劑直接接種于發酵培養基中,接種量為15%~25%,在透明容器中30℃~35℃密封發酵5~7天,至pH為8.5以上,OD600為3.0~3.5,菌劑培育成熟;所述發酵培養基成分按質量百分數為:KH2PO4 0.05%,K2HPO4·3H2O 0.05%,MgSO4·7H2O 0.05%,NaCl 0.1%,尿素1%~4%,乙酸鈉0.2%~0.5%,酵母膏0.01%~0.06%,煮沸15min,冷卻至40℃以下,使用NaHCO3調節pH 6.8~7.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無錫蘇芽食品有限公司,未經江南大學;無錫蘇芽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130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