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7222.7 | 申請日: | 2016-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105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柴文祥;朱秋夢;宋莉;沈杭燕;郭冰;秦來順;陳海潮;舒康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6 | 分類號: | C09K11/06;C08G83/00;G01N21/64;B01J31/22;B01J20/22;B01J20/2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稀土金屬 有機 框架結構 綠色 熒光 材料 | ||
1.一種基于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綠色熒光材料的結構式為[Tb(SnL3)2(H2O)3]n·n[(H2O)4(H3O)],式中L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硫代乙醇酸根陰離子,n為高聚物結構的重復單元數;材料結構式中[Tb(SnL3)2(H2O)3]n部分為金屬有機框架部分,n[(H2O)4(H3O)]部分為框架結構中的填充物;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綠色熒光材料為六方晶系,P63/m空間群,晶胞參數為α=90.00°,β=90.00°,γ=120.00°,Z=2,Dc=2.395g/cm3,材料的晶體顏色為無色;該綠色熒光材料結構表現為陰離子型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特征;其中陽離子為填充在框架結構的孔道中的水合氫離子,其與同樣填充在孔道中的水分子通過氫鍵聯結,呈現較大的水簇結構特征;而陰離子則是硫代乙醇酸錫陰離子與稀土鋱離子聚合構成的金屬有機框架結構陰離子;該材料的聚合物陰離子中錫離子都螯合配位三個硫代乙醇酸根,采用SnO3S3八面體型配位模式;而每個稀土鋱離子都采用TbO9三帽三棱柱型配位模式,其中六個氧來自于鄰近的六個硫代乙醇酸錫陰離子,另外三個氧來自于三個配位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室溫下將硫代乙醇酸錫的鈉鹽粉末溶解在水中,得澄清溶液A;
(2)室溫下將硝酸鋱的固體溶解在水中,得澄清溶液B;
(3)將上述溶液B加入溶液A中,加料完成后繼續攪拌反應半小時,過濾后將濾液在減壓條件下蒸發,等析出大量無色晶體后過濾,再用乙醇快速洗滌兩次,真空干燥,最后得到大量無色晶體即為所述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目標產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兩種反應物硫代乙醇酸錫的鈉鹽∶硝酸鋱的摩爾比為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材料,該材料的框架結構中含有球形空腔的孔道結構,可吸附容納小分子和離子,可作為吸附分離和催化材料使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的綠色熒光材料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屬有機框架結構綠色熒光材料,在紫外光激發下能發射出鋱離子的特征綠色熒光,因而可作為綠色熒光材料使用;而鑒于該材料同時具有孔道結構和綠色熒光性能,因此該材料也可作為吸附熒光傳感材料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大學,未經中國計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72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