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5529.3 | 申請日: | 2016-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32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鄭錦堅;鐘志白;楊煥榮;李志明;杜偉華;鄧和清;伍明躍;周啟倫;林峰;李水清;康俊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10 | 分類號: | H01L33/10;H01L33/14;H01L33/24;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氮化物 發光二極管 外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光電器件領域,特別是一種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發光二極管(LED),特別是氮化物發光二極管因其較高的發光效率,在普通照明領域已取得廣泛的應用。因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底層存在缺陷,在生長量子阱時缺陷延伸會形成V-pits,形成非輻射復合中心,導致電子容易通過V-pits的漏電通道泄漏并吸收量子阱發出的光,形成漏電和非輻射復合,降低發光效率、發光強度和ESD。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結構,通過在多量子阱發光區域的V-pits上方填充鈍化層/DBR/Al量子點的復合結構,使非摻雜的鈍化層阻擋電子和空穴擴展至V-pits,降低非輻射復合,而DBR(分布布拉格反射層)則將量子阱發光的光反射,防止光被V-pits中的缺陷吸收,同時,Al量子點形成的光反射和表面等離激元,進一步引導光波導方向,通過多重壘加的效應提升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效率。
一種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結構,依次包括襯底,N型氮化物,多量子阱,V-pits,鈍化層/DBR/Al量子點,P型氮化物,P型接觸層以及DBR,其特征在于:多量子阱發光區的V-pits上方填充鈍化層/DBR/Al量子點的復合結構,鈍化層阻擋電子和空穴擴散至V-pits,降低V-pits中缺陷的非輻射復合,而DBR將量子阱發出的光反射,防止光被V-pits中的缺陷吸收,同時,Al量子點形成光反射和表面等離激元,進一步引導光波導方向。通過鈍化層/DBR/Al量子點復合結構的多重壘加效應,結合P型半導體層一側的DBR,使量子阱發出的光反射至襯底一側,提升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結構中的鈍化層包含氮化硅SiNx,氮化鋁AlN,氮化硼BN,二氧化硅SiO2等材料,用于阻擋電子和空穴擴散至V-pits,降低V-pits中缺陷的非輻射復合。
進一步地,所述鈍化層/DBR/Al量子點的鈍化層厚度為1~100nm,DBR厚度為1~100nm,Al量子點大小為1~100nm。
進一步地,所述鈍化層為非摻雜材料,背景載流子濃度為1E15~1E17cm-3,通過高電阻和高勢壘的鈍化層材料阻止電子和空穴擴展至V-pits,改善漏電和降低非輻射復合。
進一步地,所述V-pits的大小為50~500nm,密度為1E7~1E10cm-2。
進一步地,所述襯底為藍寶石、碳化硅、硅、氮化鎵、氮化鋁、氧化鋅適合外延生長的襯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氮化物發光二極管外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光波導示意圖。
圖示說明:100:襯底,101:緩沖層,102:N型氮化物,103:多量子阱,104:V-pits,105:鈍化層,106:DBR,107:Al量子點,108:P型氮化物,109:P型接觸層,110:DBR。
具體實施方式
傳統的氮化物發光二極管,因晶格失配和熱失配在氮化物生長過程中會形成缺陷,生長多量子阱時該位錯會延伸形成V-pits,而該V-pits形成非輻射復合中心,導致電子容易通過V-pits的漏電通道泄漏和吸收光,形成漏電和非輻射復合,降低發光強度和ESD。
為了解決V-pits內缺陷的吸光及形成非輻射復合中心的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氮化物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結構,如圖1所示,依次包括:襯底100,緩沖層101,N型氮化物102,多量子阱103,V-pits 104,鈍化層(105)/DBR(106)/Al量子點(107)的復合結構,P型氮化物108,P型接觸層109和DBR 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55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