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及其啟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5508.1 | 申請日: | 2016-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65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金建祥;楊百忍;劉本志;潘梅;丁成;嚴金龍;李朝霞;張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黃欣 |
| 地址: | 22405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式 移動 改進型 abr 反應器 及其 啟動 方法 | ||
1.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由3~6個隔室(2)組成,每個隔室(2)包括上向流格室(4)和下向流格室(3),上向流格室(4)和下向流格室(3)的容積之比為3~5:1,其特征在于:在上向流格室(4)內裝有懸浮填料(12),在懸浮填料(12)上方蓋有柵板(5),所述柵板(5)嵌套在支撐桿(7)上,支撐桿(7)上還嵌套有調節螺母(8),調節螺母(8)位于柵板(5)上方;
所述柵板(5)由不銹鋼柵條制成,整體呈長方形,內呈網狀,柵板(5)的總長度和總寬度均小于上向流格室(4)的長度和寬度,柵板與上向流格室的壁面相距小于5mm;不銹鋼柵條之間的網格尺寸小于懸浮填料(12)的最小尺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浮填料(12)的密度在0.90~0.96 g/cm3,填料直徑10~25mm,材質為聚丙烯或聚乙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浮填料(12)的投加量占上升格室(4)有效容積的35%~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7)為帶有螺紋的細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其特征在于:上向流格室(4)底部設有回流反沖管(6),所述回流反沖管(6)為環狀穿孔管。
6.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取厭氧污泥,靜置后抽去上清液,得到濃度為30~45 g/L 的濃縮污泥,再在濃縮污泥中投入葡萄糖,攪拌,靜置,得到接種污泥;
步驟2,將步驟1所得接種污泥接種至上述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中,泵入已加熱至35℃的待處理污水,使污泥的濃度為10~15 g/L,裝入懸浮填料,再將柵板固定在填料層之上,調節反應器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6~24h;系統啟動初期,將柵板置于上向流格室下部,待上向流格室下部懸浮厭氧污泥和生物膜的量增加后,進入中期;系統啟動中期,將柵板置于上向流格室中部,待上向流格室中部懸浮厭氧污泥和生物膜的量增加后,進入后期;系統啟動后期,將柵板置于上向流格室上部,直至啟動完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統啟動初期、系統啟動中期和系統啟動后期的時間分配以天計,比值為3:4:5、3:5:4、5:4:4或5:4:3。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統啟動期間,用泵將部分處理出水間歇回流至上向流格室底部的回流反沖管,頻率為每天回流2次,每次回流5~10min。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柵板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生物工程技術,篩選、馴化并構建出降解特征污染物的優勢菌群,并采用間歇式循環的物理吸附法將擴大培養后的降解特征污染物的優勢菌群固定在填料上,再將填料置于柵板下,形成固定化生物膜床層,上下移動柵板,使懸浮厭氧污泥生長,同時填料上生物膜得到馴化,可進一步縮短反應器啟動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550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厭氧MBR組塊
- 下一篇:一種高效穩定型厭氧反應器增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