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值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4834.0 | 申請日: | 2016-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9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嚴舉樓;陳俊廷;陳青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新代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19 | 分類號: | G05B19/19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國 |
| 地址: | 21502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值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數值控制裝置,包含主控制器、緩存器及主控制接口,主控制接口具有復數個連接埠,每個連接埠電性連接至所對應于受控制組件的受控制接口,主控制接口將主控制器所傳遞的數個控制訊號的數個串行數據輸出至各個受控制接口,受控制接口亦將所需傳遞的另一控制訊號輸出至所對應的主控制接口,主控制器通過控制訊號控制受控制組件,由于主控制接口可連接至各種不同種類的受控制接口,故主控制接口無需因受控制接口類型不同而需要額外增加主控制接口數量,大大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值控制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可連接于數種受控制組件的主控制接口的數值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工業用數值控制裝置常用以控制各種不同型態的受控制器,例如:車床、銑床及機械手臂等,然而,各種不同型態的受控制器的連接接口種類不盡相同,若一個數值控制裝置欲同時連接至不同種類的受控制器,則必須事先在數值控制裝置增設多個連接接口,或是額外加裝轉接器,但無論是以增設連接接口或是額外加裝轉接器,皆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更具體而言,當一數值控制裝置與多個通訊總線類型相同的受控制器連接時,其連接方式為數值控制裝置與一受控制器電性連接,此受控制器再與另一受控制器電性連接,依此方式串聯多個通訊總線類型相同的受控制器,其訊號傳遞方式則是數值控制裝置將所有受控制器所需的訊號先傳遞至第一個與數值控制裝置連接的受控制器,第一個受控制器接受所需的數據后,第一個受控制器再將剩余的訊號傳遞至第二個受控制器,依此方式傳遞至最后一個受控制器,然而,此方式僅可讓主控制器傳遞訊號至一個受控制器,或是讓一個受控制器傳遞訊號至主控制器,而無法同時讓主控制器傳遞訊號至受控制器且受控制器傳遞訊號至主控制器,如此一來,增加了整體訊號傳遞時間,也因此增加整體作業時間。
另一方面,當一數值控制裝置增設多個可與不同種類受控制器連接的接口時,數值控制裝置所傳遞的訊號雖可個別傳遞于各個受控制器,但因數值控制裝置增設接口而增加成本,且接口必須事先于數值控制裝置增設,如事后需額外增加連接受控制器的種類,則必須增設轉換器,亦增加整體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數值控制裝置,其主控制接口可連接至各種不同種類的受控制接口,故主控制接口無需因受控制接口類型不同而需要額外增加主控制接口數量,因而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數值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主控制器,用以發送復數第一控制訊號,每一第一控制訊號包含一串行數據;
緩存器,其電性連接于主控制器,緩存器具有復數地址,緩存器接收第一控制訊號并輸出第一控制訊號,每一第一控制訊號分別儲存于緩存器的部分地址;
主控制接口,其具有復數連接埠,每一連接埠具有復數個引腳,每一連接埠的一端電性連接于緩存器,每一連接埠的另一端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連接埠所對應于一受控制組件的一受控制接口,主控制接口的連接端口分別接收緩存器所輸出的第一控制訊號的串行數據,且連接埠分別將所接收的串行數據輸出至連接埠所對應于受控制組件的受控制接口,且受控制接口可傳遞一第二控制訊號至主控制接口的連接埠,主控制接口的連接埠傳遞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緩存器的部分地址,緩存器將第二控制訊號傳遞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過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控制受控制組件。
進一步地,上述的數值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主控制接口為一串行主控制接口。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數值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受控制接口為一串行總線。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數值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主控制接口傳遞第一控制訊號至受控制接口的方式為一異步起停方式。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數值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受控制接口傳遞第二控制訊號至主控制接口的方式系一異步起停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新代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新代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48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