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及其啟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4793.5 | 申請日: | 2016-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65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本志;金建祥;潘梅;楊百忍;丁成;嚴金龍;李朝霞;朱雪晴;韓嘉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黃欣 |
| 地址: | 22405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箱籠 格室 上向流 移動床 隔室 傳動裝置 改進型 下向流 生物處理效率 接種污泥 提高裝置 鋼索 分時段 馴化 | ||
1.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由3~6個隔室(2)組成,每個隔室(2)包括上向流格室(4)和下向流格室(3),上向流格室(4)和下向流格室(3)的容積比為3~5:1,其特征在于:在上向流格室(4)中設有箱籠(5),在箱籠(5)中裝填填料(12),在隔室(2)頂部設有傳動裝置(7),傳動裝置(7)通過鋼索與箱籠(5)相連;
所述填料(12)為懸浮填料,密度在0.90~0.96 g/cm
所述填料(12)為內置式懸浮球填料,由網格球形殼體與內置載體兩部分組成,殼體由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球面呈網格狀,內置載體材料為比重大于1的多孔材料;
上向流格室(4)底部設有回流反沖管(6),所述回流反沖管(6)為環狀穿孔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籠(5)由不銹鋼柵條制成,為長方體形狀;箱籠(5)的長度和寬度均小于上向流格室(4)的長度和寬度,高度為上向流格室(4)有效高度的35~50%,箱籠(5)與上向流格室(4)的壁面相距小于5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其特征在于:不銹鋼柵條之間的網格尺寸小于填料(12)的尺寸。
4.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取厭氧污泥,靜置后抽去上清液,得到濃度為30~45 g/L 的濃縮污泥,再在濃縮污泥中投入葡萄糖,攪拌,靜置,得到接種污泥;
步驟2,將步驟1所得接種污泥接種至所述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中,泵入已加熱至35℃的待處理污水,使污泥的濃度為10~15 g/L,再將箱籠裝滿填料,調節反應器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6~24h;系統啟動初期,將箱籠置于上向流格室下部,待上向流格室下部懸浮厭氧污泥和生物膜的量增加后,進入中期;系統啟動中期,將箱籠置于上向流格室中部,待上向流格室中部懸浮厭氧污泥和生物膜的量增加后,進入后期;系統啟動后期,將箱籠置于上向流格室上部,直至啟動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統啟動初期、系統啟動中期和系統啟動后期的時間分配以天計,比值為3:4:5、3:5:4、5:4:4或5:4:3。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統啟動期間,用泵將部分處理出水間歇回流至上向流格室底部的回流反沖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箱籠式移動床改進型ABR反應器的啟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流反沖管回流至上向流格室底部的頻率為每天回流2次,每次回流5~1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479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