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磁爐盤板固定結構、金屬連接件固定工藝、電磁爐盤板固定工藝及電磁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2303.8 | 申請日: | 2016-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5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建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15/10 | 分類號: | F24C15/10;H05B6/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何佩英 |
| 地址: | 52831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爐 固定 結構 金屬 連接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生活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磁爐盤板固定結構、金屬連接件固定工藝、電磁爐盤板固定工藝及電磁爐。該電磁爐盤板的固定結構、固定工藝及電磁爐中,首先制成條狀金屬片,將條狀金屬片首尾連接且包裹電磁爐盤板邊緣,這樣形成金屬環體可抱緊電磁爐盤板,金屬環體與電磁爐盤板緊固連接,加工安裝便捷,不需要在金屬環體與電磁爐盤板設置膠黏體將兩者粘合或者增加其他分體緊固結構,固定結構穩固,且條狀金屬片制作時,沖裁簡單不會產生廢料,節省了成本;而且兩個卷曲邊或者折邊會向金屬環體產生一定的夾持力,使金屬環體與盤板的結合更加牢固,不易松脫,進而可實現直接上線組裝生產,減少物料呆滯,減少存儲壓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活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磁爐盤板固定結構、金屬連接件固定工藝、電磁爐盤板固定工藝及電磁爐。
背景技術
目前,基于凹型陶瓷面板的炒灶產品越來越多,凹盤板形態有兩種,一種是原生法蘭邊,方便安裝固定,但成型工藝復雜,國內業界尚且未能達到穩定的制作水平,國外采購成本較高,鮮有產品使用。另外一種在業界應用比較普遍,為無法蘭邊形態,但通常需要附加金屬圈包裹。而金屬圈和凹盤板的連接一般通過膠粘或螺釘附加固定結構鎖合,安裝過程依賴人力,工序復雜,膠合凝固耗時長,且易產生不穩固性,同時業界使用的金屬包邊一般都是塊料沖裁成型,廢料多,方案總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磁爐盤板固定結構、金屬連接件固定工藝、電磁爐盤板固定工藝及電磁爐以解決現有的電磁爐盤板安裝技術存在的人力依賴度高、工序復雜、膠合凝固時間長、穩定性差及浪費材料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磁爐盤板的固定結構,其包括由條狀金屬片首尾連接且包裹在電磁爐的盤板邊緣形成的金屬環體,所述金屬環體靠近電磁爐灶體的位置具有與所述灶體連接的安裝部。
其中,所述金屬環體包括位于所述電磁爐盤板邊緣上方并與所述電磁爐盤板上表面抵接的第一包裹部,還包括位于所述電磁爐盤板邊緣下方并與所述電磁爐盤板下表面抵接的第二包裹部。
其中,所述第一包裹部為所述金屬環體位于所述電磁爐盤板邊緣上方的邊折彎或向外翻起或向內卷曲而成,所述第二包裹部為所述金屬環體位于所述電磁爐盤板邊緣下方的邊折彎或向外翻起或向內卷曲而成。
其中,所述安裝部包括用于抵接在所述灶體上的承力部,所述第一包裹部通過承力部與所述第二包裹部連接。
其中,所述承力部為所述金屬環體向外側進行滾壓形成的凸邊雙金屬層。
其中,所述安裝部的底部通過螺釘與所述灶體固定連接,且所述安裝部具有供螺釘伸入的內腔。
其中,所述安裝部的底部通過卡扣與所述灶體固定連接,且所述安裝部具有供卡扣端部伸入的內腔。
其中,所述金屬環體下部折彎并外翻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與所述灶體形成的相應環筋相扣合。
其中,所述金屬環體與所述灶體之間連接有膠黏體。
其中,所述金屬環體與所述盤板之間連接有膠黏體。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的電磁爐盤板金屬連接件固定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作條狀金屬片,使所述條狀金屬片的一個側邊形成第一包裹部,且將所述條狀金屬片首尾連接以形成金屬環體;
S2、將電磁爐盤板放置在所述金屬環體上,所述第一包裹部位于所述電磁爐盤板邊緣的下方,以支撐所述電磁爐盤板;
S3、使所述金屬環體的與所述第一包裹部相對應的側邊形成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二包裹部位于所述電磁爐盤板邊緣的上方,且和第一包裹部共同夾持所述電磁爐盤板的邊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23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