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切向入水式澄清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00068.0 | 申請日: | 2016-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588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建堡;湯愛萍;李攀;唐冉;張旭;劉堂;劉文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航空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B01D21/08;B01D21/28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 36111 | 代理人: | 劉凌峰 |
| 地址: | 33006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澄清池 排泥 池體上部 反沖洗管 加藥管 進水管 出水 切向 水力學 圓錐形結構 混凝效果 企業成本 人力物力 網格擋板 出水渠 放空管 虹吸管 圓錐體 池體 閘閥 節約 水利 外部 能源 投資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切向入水式澄清池,整個澄清池為圓錐形結構,圓錐體內部有四扇網格擋板,池底有環狀吸泥管路并且連接外部排泥兼反沖洗管;池體上部設有出水虹吸管和出水渠,池體上部部設有進水管和加藥管,加藥管先與進水管連接再進入池體;下部還設有排泥兼反沖洗管和放空管,四種管道分別配有閘閥。本發明型專利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水力學,根據離心力的特點使混凝效果和效率大大提高,通過水利循環節約大量能源,降低企業成本;出水質量和產量有明顯的提升,排泥過程更加簡便,減少了人力物力投資。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應用在中小型城市給水廠,具體為一種切向入水式澄清池。
背景技術
澄清池是將絮凝和沉淀兩個過程綜合于一個構筑物中完成,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層達到澄清的目的。絮凝池要有成套的混合和絮凝設備,占地面積較大;平流式沉淀池只是單純的為了顆粒的沉降,池底污泥還有相當的絮凝活性未被利用。而澄清池是將兩者結合,不僅減小了用地面積還充分利用了活性泥渣的絮凝作用。另外隨著對城市水廠的出水質量要求的提高,出廠水要求渾濁度在3度以下,今后的趨勢,出廠水濁度還將進一步降低(目前不少水廠的出廠水濁度已達到1度以下),這就要求絮凝效果要進一步增強,沉淀池必須要有配套的過濾構筑物才能夠使出水質量達標,前期投入的資金較大;另外在我國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城市的發展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科學規劃城市群內各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緩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壓力,強化中小城市產業功能,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推進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電、供排水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未來幾年中小城市的供排水都將一直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向入水式的圓錐型澄清池結構,為了提高土地面積的利用率,節約企業成本,提高出水的產量和質量,實現經濟和效益的最大化。解決單一的絮凝池和沉淀池所出現的問題,使兩者優點集于一身,滿足市場的需求。該種切向入水式澄清池特殊的結構和內部構造再加上高效的絮凝劑、活性污泥能大大增加出廠水的質量和產量,新型結構具有的特點是節能環保,經濟效益高。
本發明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切向入水式澄清池,主要包括:網格擋板、放空管、排泥兼反沖洗管、加藥管、進水管、出水渠、環狀吸泥管、射流器、真空系統、出水虹吸管;其特征在于:整個澄清池為圓錐形結構,圓錐體內部有四扇網格擋板,池底有環狀吸泥管路和吸泥口并連接外部排泥兼反沖洗管;池體上部設有出水虹吸管和出水渠,出水虹吸管連接真空系統,池體上部設有進水管和加藥管,進水管和加藥管尾部連接射流器,加藥管先與進水管連接再進入池體;下部還設有排泥兼反沖洗管和放空管,四種管道分別配有閘閥;原水由進水管進入,期間經過加藥管在水中混有絮凝劑,隨后經射流器以切線方向射入澄清池中;在射流器的出口使活性污泥和絮凝劑充分混合;水流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在池體內做旋轉運動并在網格擋板的作用下提高了混凝效率;在池體中央形成沉淀區,兩側為絮凝區,然后經過絮凝和沉淀后的水通過中央的出水虹吸管吸入到出水渠排出。
本發明所述進水管和加藥管在進入澄清池前先進行混合,然后通過射流器在使混凝劑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水力旋轉的作用下形成絮凝區和沉淀區,大的礬花沉淀到池底通過排泥兼反沖洗管排到外部,清水則由上部經出水虹吸管和出水槽排出。
本發明所述所采用的網格擋板應具有多孔的特點,為減少水力損失孔隙密度應適當,按照出水產量和質量具體設計網格尺寸,擋板材料應具有堅固耐腐蝕的特點。
本發明所述所采用的環狀吸泥管均勻布置在圓錐型池底的表面,均勻布置有若干吸泥口且吸泥口朝向垂直池壁,然后連接外部的排泥兼反沖洗管,排泥兼反沖洗管配有閘閥。
本發明所述上半部池體為類似圓柱體,池壁與鉛錘方向有一定夾角,中部頸縮,由中部向兩邊呈向外漸擴的形狀;圓錐形池底與水平地面有45°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航空大學,未經南昌航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000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