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選別黃鐵礦尾礦中分選硫精礦的選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99632.1 | 申請日: | 2016-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2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崔瑞;李茂林;鄧小龍;黃業豪;姜興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B9/06 | 分類號: | B03B9/06;B03D1/012;B03D101/02;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鐵礦 尾礦 分選 精礦 選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選礦工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選別黃鐵礦尾礦中分選硫精礦的選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礦山原礦資源日漸減少、枯竭。礦山尾礦作為重要的二次礦產資源被日益重視并加以綜合開發利用。
硫鐵礦具有良好的天然可浮性,通常使用浮選的方法選別,在巰基類硫化礦捕收劑的作用下能夠有效上浮,實現硫鐵礦與脈石礦物的高效分離,因此,浮選法是當前發展最為完善的選硫方法之一,使用浮選法往往能夠得到較高的選硫指標。此外,硫鐵礦比重一般為4.9~5.2,而與其伴生的脈石礦物比重多在3.0以下,故重選法也是硫鐵礦的常用分選方法之一。
利用浮選法生產硫精礦過程中,表面受到污染的硫鐵礦單體、呈包裹狀、連生體形式存在的硫鐵礦顆粒由于可浮性差會進入到選硫尾礦中,但這部分顆粒與脈石礦物仍存在著較大的比重差,仍有被分選回收的可能。
此外,我國伴生硫鐵礦的硫儲量約為3.3億噸,多與有色金屬硫化礦伴生。相對于有色金屬硫化礦,這部分硫鐵礦資源的經濟價值低,生產企業往往不注重硫精礦生產工藝,導致硫精礦生產指標低,大量硫鐵礦資源損失于選硫尾礦中,并被送至尾礦庫堆存。這些存在于尾礦庫中的含硫鐵礦顆粒,由于長期的風化作用,表面被嚴重氧化,可浮性變差,但仍有被重選回收的可能。
專利號為200810058133.9的一種用含硫低品位硫鐵礦礦石生產高品位硫精礦的方法中,提出用螺旋溜槽-搖床先直接從含硫8%~25%的礦石中生產出部分高品位硫精礦,搖床中礦再浮選生產出另一部分高品位硫精礦。該發明中盡管原料的品位較低,但仍屬于原生礦石,其中的硫鐵礦具有較好的天然可浮性。
曾懋華等提出過一種從尾礦庫尾礦中分選硫精礦的方法,采用細篩分級后利用搖床進行預先富集及拋尾,搖床精礦再磨后浮選出硫品位35.7%的硫精礦。盡管搖床是具有高分選精度的重選設備,但其處理量太小,若作為工業實施中的拋尾設備勢必會占用大量的空間。
基于以上背景及技術現狀,選硫尾礦作為一種含硫豐富的二次資源,其中的硫資源仍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有必要開發出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原料適應性廣的選礦方法來回收流失于選硫尾礦中的硫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選硫尾礦中損失的硫鐵礦,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原料適應性強、成本低廉,最大化硫資源回收率的選礦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從選別黃鐵礦尾礦中分選硫精礦的選礦方法,采用硫品位為4%~16%的選硫尾礦作為原料,制成濃度為35%~55%的礦漿,其步驟包括:
步驟1:重選;
步驟2:閉路磨礦;
步驟3:閉路浮選;
所述重選設備包括:螺旋溜槽一、螺旋溜槽二;
所述所述閉路磨礦設備包括:立式螺旋攪拌磨、分級機;
所述閉路浮選設備包括:粗選設備、精選設備、掃選設備;
所述螺旋溜槽一、螺旋溜槽二連接分級機,所述分級機連接立式螺旋攪拌磨形成閉路磨礦;所述分級機連接粗選設備;所述粗選與精選設備連接,精選設備連接掃選設備,掃選設備連接粗選設備,形成閉路浮選。
進一步地,所述重選步驟包括:
選硫尾礦制成濃度為35%~55%的礦漿后給入螺旋溜槽一,分選得到螺旋溜槽一精礦與螺旋溜槽一尾礦;螺旋溜槽一尾礦再給入螺旋溜槽二,分選得到螺旋溜槽二精礦與螺旋溜槽二尾礦。
進一步地,所述閉路磨礦步驟包括:
將螺旋溜槽一精礦與螺旋溜槽二精礦合并,調漿后送入分級機,并控制磨礦產品粒度小于0.040mm占70%~90%。
進一步地,所述閉路浮選步驟包括:
將閉路磨礦產品送至浮選作業,經一次粗選、2~3次精選、1~2次掃選,中礦順序返回的閉路浮選后獲得硫品位大于40%的最終精礦,浮選掃選尾礦與螺旋溜槽二尾礦合并為最終尾礦。
進一步地,所述螺旋溜槽一為內緣帶沖洗水的螺旋溜槽,距徑比為0.60-0.80。
進一步地,所述螺旋溜槽二為內緣帶沖洗水的螺旋溜槽,距徑比為0.36-0.45。
進一步地,通過改變螺旋溜槽一尾端可調動撥片調整螺旋溜槽一的精礦產率來控制螺旋溜槽一精礦的硫品位為18~30%。
進一步地,通過改變螺旋溜槽二尾端可調動撥片調整螺旋溜槽二的精礦產率來控制螺旋溜槽二精礦的硫品位為14%~22%。
進一步地,螺旋溜槽一精礦與螺旋溜槽二精礦合并后調漿至質量濃度25%~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技大學,未經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996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