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99338.0 | 申請日: | 2016-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65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饒磊;王沛芳;王超;錢進;侯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4B38/08;C04B28/02;C04B14/06;C04B14/42;C04B16/08;C04B24/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9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孔基體 可漂浮 多孔生態磚 輕質 制備 水生植物 水面 水質凈化效果 表面覆蓋 發泡顆粒 結合植物 生長載體 水質凈化 凈化 保護層 貫穿式 孔表面 生物膜 種植孔 重量輕 根系 鑲嵌 吸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基體(5),所述多孔基體(5)的孔隙中鑲嵌有發泡顆粒(6),所述多孔基體(5)內上下向貫穿式設置有若干種植孔(9),所述多孔基體(5)表面覆蓋有保護層(3)。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重量輕、密度低、比表面積大,不但可漂浮于水面上作為水生植物的生長載體,而且孔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具有較好的水質凈化效果,結合植物根系的吸收凈化作用,水質凈化效率可達普通水生植物凈化的2~3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環保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區域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排放量快速上升,大量未經處理或處理不完全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體中,導致河流湖泊水體水質的全面惡化。在農村,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處置,導致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加劇了土壤和水體污染風險。對水環境的修復和保護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常用的水體生態修復措施有人工曝氣、氧化塘、人工生態浮床技術等,其中人工生態浮床技術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作用實現對污水的凈化,在降解水體污染、美化景觀等方面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已成為河湖受污染水體生態修復與凈化處理常用的原位處理技術。
人工生態浮床,又被稱為人工生物浮床、生物浮島等,近年來大量應用于受污染河流、湖泊的生態修復和整治工程中。它的凈化機理是通過植物根系對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以及植物根系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對水體中的營養物質的分解代謝作用,將水體中營養物質和污染物進行吸收和轉化,從而實現改善水質和修復水生態系統的目的。目前所廣泛使用的浮床的結構形式、排布方式和外形都有多種類型,且各種具有增強凈化能力的生態浮床也在不斷涌現,但其漂浮載體大多采用泡沫塑料、竹子、工程塑料等輕質或中空材料制成,漂浮載體只提供浮力和植物生長區域限制功能,本身不具備任何水質凈化功能。
生物凈化技術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污染物原位攔截技術,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活性生物膜對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進行截留和固定,并通過生物膜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將污染物進行分解代謝成為無害物質重新釋放到水中,從而實現水質凈化的目的。多孔透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能,同時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可有效的提升生物凈化效率,是生物凈化技術的優良載體。如能將多孔材料運用于生態浮床裝置上,使得人工生態浮床技術與生物凈化技術有機結合,可顯著提高浮床裝置的凈化效率,降低浮床布設成本,對改善城市及鄉村河道水體的污染狀況具有積極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重量輕、密度低、比表面積大的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進一步地,本發明提供一種不但可漂浮于水面上作為水生植物的生長載體,而且孔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具有較好的水質凈化效果,結合植物根系的吸收凈化作用,水質凈化效率可達普通水生植物凈化的2~3倍的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更進一步地,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的制備方法,該法制作簡單、使用方便、適用于各種水體條件,適合進行大規模生產生態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漂浮于水面的輕質多孔生態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基體,所述多孔基體的孔隙中鑲嵌有發泡顆粒,所述多孔基體內上下向貫穿式設置有若干種植孔,所述多孔基體表面覆蓋有保護層。
所述多孔基體為聚氨酯泡沫表面外包混凝土層的結構;所述多孔基體為方形。
所述種植孔內放置有種子和棉團,所述棉團位于所述種子的下面。
所述保護層包括無紡布。
所述發泡顆粒包括粒徑為1~1.5mm的可發性聚苯乙烯顆粒。
所述聚氨酯泡沫的孔隙率為15~20PP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993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大豆油廢水乳化油處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生態浮島安全性固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