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化制茶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95522.8 | 申請日: | 2016-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7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鋒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化 設備 | ||
1.自動化制茶設備,包括機架(21)、振動架(22)和固接在振動架(22)上的進料箱(24)和烘箱(23),所述烘箱(23)內設有用于放置茶葉的滾筒(231)和對烘箱(23)進行加熱的微波加熱裝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架(22)通過振動裝置(29)連接在機架(21)上,所述振動裝置(29)包括主動軸(291)和連接在主動軸(291)上繞其轉動的從動軸(292),所述從動軸(292)的軸線平行且不重合于主動軸(291)的軸線,所述主動軸(291)轉動連接在機架(21)上,所述從動軸(292)鉸接在振動架(22)上,所述主動軸(291)上設有傳動輪(293),所述傳動輪(293)驅動主動軸(291)轉動,并通過從動軸(292)使振動架(22)進行振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軸(291)的兩端設有穩定裝置,所述穩定裝置包括固接在主動軸(291)端部并繞其轉動的傳動臂(294)、與傳動臂(294)鉸接的連桿(295)和鉸接在連桿(295)下端的配重塊(29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塊(296)套接有沿其上下移動的導桿(29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23)內設有若干層呈上下分布的滾筒組,每層滾筒組包括若干個滾筒(231),所述進料箱(24)內設有使茶葉滑入到滾筒(231)內的分槽板(241),所述分槽板(241)呈上下分布且傾斜設置在每層滾筒組的入口,其遠離滾筒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其靠近滾筒的一端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箱(24)內壁與分槽板(241)之間形成落料區,所述落料區的上方設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區內設有用于承接茶葉的承接件(242),所述承接件(242)的一端設置在分槽板(241)的前端,其另一端活動設置在落料區,以關閉落料區使茶葉進入到分槽板(241)上或打開落料區使茶葉進入到下一層分槽板(241)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箱(24)內設有在其內移動的滑動桿(243),所述滑動桿(243)的兩端設有推動其移動的推動件(247),所述承接件(242)的活動端連接在滑動桿(243)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桿(243)設有兩個滑動極限位置,包括第一極限位和第二極限位,所述第一極限位和第二極限位分設在落料區內的兩側,且所述第一極限位的位置低于第二極限位的位置,所述第一極限位設置在位于同層的分槽板(241)前端的前方,且與其前端齊平或高于其前端高度,所述第二極限位設置在同層分槽板(241)的前端的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箱(24)內設有分隔板(244),所述分隔板(244)將每層分槽板(241)分隔為與每層滾筒(231)數量一致的進料通道(246),以及將落料區分隔成與每層滾筒(231)數量一致的落料通道(245),位于分隔板(244)同側的進料通道(246)和落料通道(245)相互連通,所述進料通道(246)與其對應的滾筒(231)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44)上設有沿滑動桿(243)移動路徑分布的滑槽(2441)。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組的入口和出口均設有單獨控制入口和出口打開或關閉的閘門(26),所述閘門(26)連接有控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鋒,未經林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9552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能茶葉揉捻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制茶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