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92390.3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81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傅松玲;張前進;馮春;余若云;李倩;劉義波;郭惠珍;汪慧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36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土壤 原位分解 罩壁 罩蓋 森林凋落物 分解物 分解 可拆卸式連接 研究技術領域 森林生態 森林土壤 筒狀結構 網狀結構 綜合實驗 掉落物 | ||
本發明屬于森林生態和森林土壤綜合實驗研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裝置。本裝置包括土壤環和原位分解罩,所述土壤環為筒狀結構,土壤環插入地面以下用于圈定待測土壤;所述分解罩位于土壤環的正上方地面上,所述分解罩包括罩壁和罩蓋,所述罩蓋與罩壁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罩壁和罩蓋均為網狀結構。本發明將待測土壤圈定在土壤環內,同時將掉落物圈定在分解罩內,防止分解物流失,有效提高了分解物測定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森林生態和森林土壤實驗研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裝置。
背景技術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態系統養分歸還的主要形式,是森林-土壤食物網的重要有機質來源。凋落物的分解是森林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凋落物的分解過程中釋放的養分對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植物再生生長養分的可利用性,促進生態系統物流、能流渠道的暢通,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生產力、土壤有機質的形成、養分供應、群落演替以及系統本身得以自我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因此,森林凋落物的分解已成為森林生態系統定位檢測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關于森林凋落物分解對氣候變化的響應逐步成為凋落物生態研究的熱點內容。目前,凋落物分解最常見的研究方法是凋落物網袋法,即利用可降解和柔軟材料的袋子,袋子大小15~600cm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森林凋落物分解測定準確率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裝置,包括土壤環和原位分解罩,所述土壤環為筒狀結構,土壤環插入地面以下用于圈定待測土壤;所述分解罩位于土壤環的正上方地面上,所述分解罩包括罩壁和罩蓋,所述罩蓋與罩壁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罩壁和罩蓋均為網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土壤環包括內環和外環,所述內環和外環相對轉動設置,所述內環和外環的環面上均設有鏤空部,內環與外環相對轉動時,能夠使內、外環上的鏤空部相互重合或相互交錯,當內、外環上的鏤空部相互重合時,能夠形成貫穿土壤環環面的通道,當內、外環上的鏤空部相互交錯時,內環和外環能夠共同圍合成一封閉的環面。
優選的,所述鏤空部為條狀缺口,所述條狀缺口沿內、外環的母線方向布置,所述條狀缺口為多個,且各條狀缺口沿內、外環的圓周方向均勻間隔布置。
優選的,所述內環上端外卷,形成一環形槽,該環形槽套裝在外環上端,構成外環的轉動軌道。
優選的,所述罩蓋在罩壁上的安裝高度為可調式設置。
優選的,所述罩蓋邊緣設有卡扣,所述卡扣至少設有兩個,且各卡扣關于罩蓋中心對稱布置,所述罩壁上設有與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層。
進一步的,所述土壤環與分解罩之間還設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為一圓環狀盤面,所述分解罩安裝在固定支架的中心孔上端,所述土壤環的內環安裝在固定支架的中心孔下端,所述固定支架的盤面撐拖在土壤環和分解罩外圍的地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上還設有土壤溫濕度探測管,所述土壤溫濕度探測管的下端插入土壤內部,上端凸伸至固定支架的盤面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土壤溫濕度探測管與固定支架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固定支架的盤面上開設有安裝孔,土壤溫濕度探測管插在所述安裝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923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土工布壓力測試模具
- 下一篇:一種金屬材料磨損斷面樣品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