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9481.1 | 申請日: | 2016-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08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惠菁;吳樹甜;陳菲宇;羅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E04B1/68;E04B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張文雄 |
| 地址: | 51067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室 側壁 抗震 復合型 防水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包括填縫層(19)和中埋式止水帶(12),所述填縫層(19)設置在抗震縫(20)中,圍繞抗震縫(20)的側壁外側依次設置防水層(13)、隔離層(14)、附加防水層(15)和瀝青麻絲層(16),在隔離層(14)與附加防水層(15)的連接處設有泡沫塑料棒(17);圍繞抗震縫的側壁內側設有彈性密封層(18);其特征在于:地下室側壁抗震縫外側設置外層墻(1),該外層墻(1)呈外拱形,在外拱處形成檢修縫(2),在抗震縫的內側設置內層墻(11),在內層墻(11)上設有檢修門(6),所述內層墻(11)呈內拱形,在內拱處形成檢修通道(5),形成內、外側雙層墻結構;在檢修通道(5)內靠內側壁墻腳處設有集水井(7);在內層墻(11)與地下室側壁的連接處埋設止水閥(8)和鋪設遇水膨脹的止水膠條(9);地下室側壁內側設置隔離式內襯墻(3),該隔離式內襯墻(3)的墻腳處設有排水溝(4);隔離式內襯墻(3)的排水端通過排水溝(4)連通集水井(7),形成復合型防水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隔離式內襯墻(3)內鋪有PS疏水板(10),使隔離式內襯墻(3)的排水通過墻腳處排水溝(4)匯流到集水井(7)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墻(1)呈矩形外拱形,在外拱處形成的檢修縫(2)寬300-500mm;所述內層墻(11)呈矩形內拱形,在內拱處形成的檢修通道(5)寬700-90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隔離式內襯墻(3)與側壁的連接處留有90mm寬的縫隙。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4)寬200-400mm,設有0.5%縱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閥(8)由止水鋼板構成;所述遇水膨脹的止水膠條(9)規格為20mm*3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縫層(19)由擠塑板構成;防水層(13)、隔離層(14)、附加防水層(15)由卷材鋪設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下室側壁抗震縫的復合型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PS疏水板(10)高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設計院,未經廣州市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94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