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氨酯預聚體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8725.4 | 申請日: | 2016-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31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木;蘇玉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G18/66 | 分類號: | C08G18/66;C08G18/40;C08G18/32;C08G1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張瑩 |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預聚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氨酯預聚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含有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異氰酸酯的原料置于30~45℃下進行第一階段預反應,反應時間為0.5~1小時,得到前驅體I;
b)向步驟a)所得前驅體I中加入催化劑,并置于50~60℃下進行第二階段預反應,反應時間為0.5~1小時,得到前驅體II;
c)向步驟b)所得前驅體II中加入擴鏈劑和助劑,并置于65~85℃下進行第三階段預反應,反應0.5~1小時后,將體系溫度降至30~45℃,經真空消泡,即得到所述聚氨酯預聚體;
所述聚氨酯預聚體中異氰酸酯基的質量百分含量MNCO=4%~10%;所述聚氨酯預聚體25℃的粘度為1000~4000mPa·s;
所述聚氨酯預聚體室溫下的存儲期不低于3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聚醚多元醇、步驟a)中聚酯多元醇、步驟a)中異氰酸酯、步驟b)中催化劑、步驟c)中擴鏈劑、步驟c)中助劑的質量比例:
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異氰酸酯:催化劑:擴鏈劑:助劑
=10~20:30~50:10~55:0.01~0.5:0.5~1.5:0.01~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為將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混合均勻,于80~120℃下減壓蒸餾1~2小時脫水后,將體系溫度降至30~45℃,N2保護下,加入多異氰酸酯進行第一階段預反應,反應時間為0.5~1小時,得到前驅體I。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聚醚多元醇選自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四氫呋喃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聚酯多元醇選自聚碳酸二元醇酯、聚己二酸二元醇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異氰酸酯選自脂肪族異氰酸酯和/或芳香族異氰酸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異氰酸酯選自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數均分子量為500~5000,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數均分子量為500~5000。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數均分子量為1500~3000,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數均分子量為1500~300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催化劑選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錫、雙(2-二甲氨基乙基)醚、N,N’-二甲基吡啶、1,8-二氮雜二環十一碳-7-烯中的至少一種;步驟c)中所述擴鏈劑選自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N-丁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種;助劑包括抗黃變劑、消泡劑中的至少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第一階段預反應的溫度為30~40℃;所述步驟c)中第三階段預反應的溫度為65~75℃。
10.制備聚氨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50~60重量份聚酯二元醇化合物、50~60重量份聚醚二元醇化合物、0.01~1重量份的催化劑I、0.5~1.5重量份的擴鏈劑的原料混合均勻,加入100重量份聚氨酯預聚體并混合均勻后,置于80~120℃干燥固化,即得到聚氨酯材料;
所述聚氨酯預聚體選自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聚氨酯預聚體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87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