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氮除磷復合生物濾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88640.6 | 申請日: | 2016-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47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盼盼;呂佩嶸;徐知雄;郁菁菁;凌二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科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32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生物 濾池 | ||
1.一種脫氮除磷復合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厭氧池(1)、好氧池(2),所述厭氧池(1)的上部與好氧池(2)的下部通過中間管(3)連接,所述厭氧池(1)的底部連接有污水進水管(4),所述好氧池(2)的上部連接有排水管(5);
所述厭氧池(1)下部、上部分別安裝有下支撐板(6)、上支撐板(7),此下支撐板(6)、上支撐板(7)和厭氧池(1)側壁形成厭氧腔體(8),所述厭氧腔體(8)內放置有若干個厭氧生物填料(9),所述厭氧生物填料(9)由厭氧載體(10)和掛覆于厭氧載體(10)表面的厭氧微生物膜組成;
所述好氧池(2)下部、上部分別安裝有下篩板(11)、上篩板(12),此下篩板(11)、上篩板(12)和好氧池(2)側壁形成好氧腔體(13),所述好氧腔體(13)內放置有若干個好氧生物填料(14),所述好氧生物填料(14)由好氧載體(15)和掛覆于好氧載體(15)表面的好氧微生物膜組成;
所述厭氧載體(10)、好氧載體(15)均包括中空短管(101)、依次同心地設置于中空短管(101)外側的第一同心環圈(102)、第二同心環圈(103),中空短管(101)與第一同心環圈(102)、第二同心環圈(103)之間通過連筋(104)連接,位于最外側的第二同心環圈(103)表面呈鋸齒狀;
所述好氧池(2)豎直設置有一嵌入下篩板(11)、上篩板(12)中央處的曝氣筒(16),一曝氣頭(17)位于曝氣筒(16)底部,一用于傳輸氧氣的氧氣管(18)位于曝氣筒(16)內并連接到所述曝氣頭(17),所述好氧生物填料(14)位于好氧池(2)側壁和曝氣筒(16)之間;
所述曝氣筒(16)的上部設置有回流窗部(19),該回流窗部(19)位于上篩板(12)上方,此回流窗部(19)側表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個窗孔(20);
所述好氧載體(15)、厭氧載體(10)均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高密度聚乙烯65~75份,
聚丙烯樹脂10~15份,
熟石灰5~15份,
陶氏粉末活性炭5~20份,
輕質碳酸鈣6~10份,
馬來酸酐3~5份,
過氧化二異丙苯0.2~0.6份,
明膠1.5~3份,
甲殼素1~2份,
四氧化三鐵磁粉0.8~2份,
錳鋅鐵氧體0.1~0.3份;
所述用于微生物快速掛膜的載體的密度為0.96~0.98g/cm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氮除磷復合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一回流管(21)位于排水管(5)和污水進水管(4)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氮除磷復合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1)上安裝有一閥門(2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氮除磷復合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進水管(4)連接到下支撐板(6)和厭氧池(1)底部之間區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氮除磷復合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連接到好氧池(2)位于上篩板(12)上方的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科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科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864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