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87234.8 | 申請日: | 2016-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8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龍新峰;王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S23/71 | 分類號: | F24S23/71;F24S10/70;F24S40/10;F24S80/7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拋物面 太陽能 體式 吸熱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雙拋物面反射器及太陽光跟蹤裝置部分、腔體式吸熱器部分以及連接兩部分的吸熱器腔體支撐柱(10);雙拋物面反射器及太陽光跟蹤裝置部分包括雙拋物面反射器(6)、反射器支撐柱(7)、反射器連接桿(11)以及太陽光跟蹤轉動軸(12);雙拋物面反射器(6)包括第一拋物面反射器和第二拋物面反射器,兩反射器關于裝置徑向中心面呈鏡像對稱,能將入射的太陽輻射進行反射,繼而通過玻璃窗(3)從腔體兩側進入腔體;每組反射器支撐柱(7)包括三根,其中位于兩側的兩根一端與太陽光跟蹤轉動軸(12)連接,另一端與第一拋物面反射器或第二拋物面反射器連接,位于中間的一根一端與太陽光跟蹤轉動軸(12)連接,另一端與反射器連接桿(11)連接;反射器連接桿(11)兩端分別固定在位于兩側的兩根反射器支撐柱(7)上,連接兩個拋物面反射器,并為吸熱器腔體支撐柱(10)提供固定面;腔體式吸熱器部分包括上腔體外殼(1)、上反光式擋風板(2)、玻璃窗(3)、下反光式擋風板(4)、下腔體外殼(5)、高效反射膜(8)以及吸熱管(9);上反光式擋風板(2)與上腔體外殼(1)無縫連接,下反光式擋風板(4)與下腔體外殼(5)無縫連接;玻璃窗(3)與上反光式擋風板(2)、下反光式擋風板(4)無縫連接,與反光式擋風板以及腔體外殼共同形成密封空間;高效反射膜(8)鍍在腔體內表面以及反光式擋風板背離玻璃窗(3)一側且位于腔體內部的表面,以實現對太陽輻射的多次折射、反射;多根吸熱管(9)有序排列,以吸收太陽輻射,加熱管中的高溫傳熱流體,實現太陽能轉化為熱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其特征在于,當太陽輻射垂直反射器鏡面入射時,雙拋物面反射器(6)的最高處將入射的太陽輻射反射后經上反光式擋風板(2)最外緣處進入吸熱器,雙拋物面反射器(6)的最低處將入射的太陽輻射反射后經下反光式擋風板(4)最外緣處進入吸熱器;雙拋物面反射器(6)采用表面式反射鏡面,反射器基材選取強度高、耐腐蝕的鋼板,反射材料采用蒸鍍鋁膜,反射率為0.92~0.98,表面鏡保護膜選用陽極氧化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窗(3)采用高透光率的耐高溫石英玻璃,透光率大于0.90;玻璃窗(3)有足夠機械強度,以支撐吸熱器上腔體外殼(1);玻璃窗(3)表面為光滑表面,寬度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反光式擋風板(2)、下反光式擋風板(4)靠近玻璃窗(3)一側的表面為鏡面;背面位于腔體內的表面鍍有高效反射膜(8),反射率大于0.90;反光式擋風板寬度a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體外殼(1)、下腔體外殼(5)采用不銹鋼材料,厚度b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拋物面多管太陽能腔體式吸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熱管(9)采用導熱率高的紫銅管,外徑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723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接散熱的相變儲熱太陽能熱水器
- 下一篇:一種室內熱量節能回收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