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競爭接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6789.0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33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袁志鋒;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4/08 | 分類號: | 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李靈潔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競爭 接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競爭接入方法及裝置,其中,終端側可以在長期演進LTE競爭接入過程中,從K個正交序列中選擇與終端對應的正交序列,其中,K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利用選擇的正交序列對MSG3進行擴展處理,將擴展后的MSG3發送給基站。如果產生沖突,即有多個終端的MSG3用相同的TC?RNTI加擾,那么基站可以根據擴展后的MSG3,是可以同時解調出多個用戶的,并通過額外增加比特位的MSG4將沖突解決成功的信息下發給終端。通過本發明,解決多個用戶同時接入基站時產生的沖突問題,提高了基站的沖突解決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競爭接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簡稱為LTE)隨機接入技術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競爭隨機接入技術,另一種是競爭隨機接入技術。對于非競爭隨機接入技術,基站可以給終端指定特定的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簡稱為PRACH)資源來發送專用的前導序列;對于競爭隨機接入技術,基站無法給終端指定前導序列和PRACH資源。LTE競爭隨機接入技術的流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終端發送前導序列,以告訴基站有一個隨機接入請求,同時使得基站能估計其與終端之間的傳輸時延并以此校準上行定時timing。終端要想成功發送前導序列,就需要隨機選擇一個前導序列,并且為該前導序列指定一個PRACH資源,而正是這兩個因素決定了終端發送MSG3時是否會發生沖突,其中,當多個終端在相同的PRACH資源上發送相同的前導序列時,就會產生沖突。
步驟二:基站發送隨機接入響應。終端發送了前導序列之后,將在隨機接入響應(Random?Access?Response,簡稱為RAR)內監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簡稱為PDCCH),以接收對應路由區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outing?Area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簡稱為RA-RNTI)的RAR。隨機接入響應中指定了MSG3發送的資源,以及時間校準信息等。
步驟三:終端發送MSG3。之所以將第3條消息(即,該步驟三中終端發送的信息)稱為MSG3而不是一條具體消息的原因在于,根據終端狀態的不同和應用場景的不同,這條消息也可能不同,因此統稱為MSG3。MSG3中需要包含一個重要信息:每個終端唯一的標志。
步驟四:基站發送沖突解決信息MSG4?;驹跊_突解決機制中,會在MSG4中攜帶唯一的標志以指定勝出的終端。
隨著物聯網市場的不斷擴展,機器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簡稱為MTC)已經成為蜂窩網絡中一個重要分支。
因為機器通信的設備密度遠大于傳統的人和人(Human-to-Human,簡稱為H2H)之間通信的設備密度,這會造成在相同的時刻將有海量的設備會被觸發,并且通過隨機接入信道(Random?Access?Channel,簡稱為RACH)向基站發起接入請求,這又將不可避免的引起信息沖突問題,進而又帶來接入時延、信息擁塞等一系列問題。所以LTE的隨機接入過程不再適應于機器通信的隨機接入。
故在面對海量用戶的隨機接入時,對于機器通信來說,如何解決海量用戶同時接入時的沖突問題,已經成為設計其接入技術時的重中之重。目前,對于機器通信接入技術的研究有一個熱門方向,即通過改進LTE競爭接入技術來適應機器通信特點的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67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