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物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86312.2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9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邱發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邱發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16;A61P1/00;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胃病 藥物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治療領域,涉及一種治療胃腸疾病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物制劑及其用途和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飲食結構的變化加之工作環境的改變,使得消化系統疾病不斷攀升,胃潰瘍作為消化疾病系統的代表,具有每年增加的趨勢,潰瘍病或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于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內,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潰瘍。由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有時難以區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潰瘍。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那就可直接診斷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國內外治療胃潰瘍的藥品有很多,比如保護胃黏膜藥常用的藥物有膠體次枸櫞酸鉍(CBS)、硫糖鋁、麥滋林-S、氫氧化鋁凝膠、胃膜素等;調整胃腸運動功能藥物上腹飽脹用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脹或有反流現象為主者,可用胃動力藥;抗生素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應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羥氨芐青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選用兩種,常與胃黏膜保護劑和抑酸劑聯合應用;制酸劑常用的藥物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鎂、氫氧化鋁凝膠等;止痛藥上腹疼痛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片,以減少胃酸分泌和緩解腹痛癥狀;其他對癥治療藥可用助消化藥,如胰酶、酵母片、乳酶生、二甲硅油片等。如有反酸現象也可用抑酸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防止膽汁反流可服鋁碳酸鎂、消膽胺以吸附膽汁;有嘔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
專利中中藥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不斷出現,但是中藥制劑效果難以保證,西藥治療也是常用的手段,但是臨床常規治療胃潰瘍的療程較長,見效快速,但是藥物副作用大,而且病癥經常反復發作,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健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是針對目前治療胃潰瘍之現狀,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的藥物制劑,且無毒副作用。
具體而言,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發明人根據中藥配伍經驗提供了治療脾虛胃潰瘍的藥物制劑的中藥處方,包括以下中藥:蓽茇、莪術、荔枝核、棉花殼、南沙參、菥蓂、延胡索、香附、垂盆草、黑豆皮、牛蒡子、荊芥、佩蘭、熟三七、八仙草。
處方的各原料用量在本發明的重量份范圍都具有較好的療效,所述的配方以及重量份為:蓽茇3-7份、莪術10-16份、荔枝核8-14份、棉花殼8-17份、南沙參7-14份、菥蓂6-10份、延胡索10-25份、香附10-20份、垂盆草13-19份、黑豆皮3-8份、牛蒡子10-18份、荊芥5-14份、佩蘭5-13份、熟三七8-13份、八仙草7-13份。
為達到了最優的效果,對所述的配方以及重量份為:
蓽茇5份、莪術13份、荔枝核11份、棉花殼12.5份、南沙參10.5份、菥蓂8份、延胡索17.5份、香附15份、垂盆草16份、黑豆皮5.5份、牛蒡子14份、荊芥9.5份、佩蘭8份、熟三七10.5份、八仙草10份。
或:
蓽茇6份、莪術14份、荔枝核12份、棉花殼13.5份、南沙參11.5份、菥蓂8.5份、延胡索18.5份、香附16份、垂盆草17份、黑豆皮6.5份、牛蒡子15份、荊芥10.5份、佩蘭8.5份、熟三七11.5份、八仙草11份。
本發明的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制劑中所使用的各味中藥材的功用如下:
蓽茇:味辛,性熱。
歸經: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偏頭痛;外治牙痛。
莪術:味辛,性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用于燀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
荔枝核:味甘,性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行氣散結,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
棉花殼:味辛,性溫。
歸經:胃經。
功能主治:溫胃降逆;化痰止咳。主噎膈;胃寒呃逆;咳嗽氣喘
南沙參:味甘,性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效: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
主治:用于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邱發龍,未經邱發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63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泡腳粉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冠心病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