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次性成型多曲面整體防彈板材的制備法及專用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5576.6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71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浦;任付生;楊新領;郭興忠;楊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東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5 | 分類號: | C04B35/565;C04B35/10;C04B35/563;C04B35/622;B28B3/08;B28B7/00;B28B17/02;F41H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成型 曲面 整體 防彈 板材 制備 專用 模具 | ||
1.一次性成型多曲面整體防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該制備方法所利用的專用模具包括上沖頭(2)、下沖頭(3)、外模(4)和塞塊(5);在外模(4)內設置有模腔(41);所述模腔(41)與外模(4)的兩端均相連通,在外模(4)的頂部設置用于加料的開口(42),所述開口(42)與塞塊(5)的形狀相吻合;所述模腔(41)與開口(42)相連通;外模(4)的模腔(41)用于安裝上沖頭(2)和下沖頭(3),上沖頭(2)和下沖頭(3)可以在模腔(41)內自由移動;
所述模腔(41)、上沖頭(2)、下沖頭(3)的橫截面形狀相一致;
上沖頭(2)、下沖頭(3)分別位于模腔(41)的兩端,所述上沖頭(2)與半自動臥式壓機的上模板相連,下沖頭(3)與半自動臥式壓機的下模板相連,在上、下模板的帶動下,上沖頭(2)、下沖頭(3)可實現進出模腔(41);
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粉料制備:
在100份陶瓷微粉中加入1~9份燒結助劑、0.2~5份粘結劑和1~5份潤滑劑,以此作為基礎料,上述份為重量份;粘結劑為質量濃度為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潤滑劑為油酸、甘油中的至少一種;
將上述基礎料和60~80份的去離子水加入球磨機內,混合均勻后進行噴霧干燥,得陶瓷噴霧造粒粉,將陶瓷噴霧造粒粉裝在密封容器中,在室溫下密封陳腐4~6天,得陳腐后粉料;
2)、壓制成型:
設定上沖頭(2)和下沖頭(3)之間的距離為10~30mm,壓力設定為15~40MPa ;
向模腔(41)內裝填步驟1)所得的陳腐后粉料;待模腔(41)內填滿陳腐后粉料后,將塞塊(5)裝入開口(42)內;向上沖頭(2)、下沖頭(3)分別施加壓力,上沖頭(2)與下沖頭(3)相對而成,從而將模腔(41)內的陳腐后粉料壓制成型,得陶瓷素坯;
設置預壓時間為18~22s,保壓時間為85~95s,然后自動進行泄壓,上沖頭(2)移開,下沖頭(3)將陶瓷素坯從模腔(41)內頂出,設置滯留時間為65~75s;
3)、素坯的烘干:
將步驟2)所得的陶瓷素坯放在與陶瓷素坯的曲面相吻合的石墨拖上,在95~105℃保溫1h,升溫至115~125℃保溫2h,然后自然降溫冷卻至室溫;
4)、燒結:
將步驟3)所得的烘干后素坯連同石墨拖放置在方形石墨坩堝內,蓋好石墨蓋子,于600~900℃保溫1~3h進行排蠟,排蠟完后以45~55℃/h升溫至1900~2200℃,保溫0.5~3h進行燒結;得多曲面整體防彈板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成型多曲面整體防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石墨拖的制備方法為:
將步驟1)的陶瓷微粉改成石墨粉,其余按照步驟1)和步驟2)進行,得石墨素坯;所述石墨素坯的曲面與陶瓷素坯的曲面相吻合;
將石墨素坯于預燒爐中以100~150℃/h升溫至850~950℃,保溫1h進行排蠟,將排蠟好的素坯放入呋喃樹脂中浸漬,浸漬時間為50~60min,然后在高溫爐中以180~220℃/h升溫至2150~2250℃,保溫1.5~2h進行石墨化處理,石墨化處理完后隨爐冷卻至室溫,然后再重復一次上述浸漬和石墨化處理,得兩浸兩焙石墨化處理后的石墨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成型多曲面整體防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驟1)中,
陶瓷微粉為碳化硅、氧化鋁、或碳化硼;
當陶瓷微粉為碳化硅時,燒結助劑為B4C、C;
當陶瓷微粉為氧化鋁時,燒結助劑為SiO2、CaO;
當陶瓷微粉為碳化硼時,燒結助劑為SiC、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東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東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557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