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帶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284680.3 | 申請日: | 2016-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7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賽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莆田市山海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帶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海帶營養豐富,其內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褐藻膠、褐藻多酚、巖藻聚糖硫酸酯及 碘、甘露醇等。其中,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和體內毒素排出,巖藻聚糖硫酸酯具有降 血脂、降血糖和降膽固醇等功效,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活性、抗腫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 病綜合癥、保護肝臟以及抑制透明質酸酶賴氨酸酶等廣泛的生物活性,而碘則可以預防甲 亢的發生;甘露醇具有降低血壓、利尿和消腫的作用。
我國遼闊的海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海藻資源,其中養殖干海帶年產量居于世界首 位,但真正被食用的不足三分之一,究其原因在于:其一,海帶干燥技術比較落后,普遍采用 曬場曬干,干海帶質量較差;其二,干海帶需經較長時間的泡發、洗滌、烹調等處理方可食 用,營養物質損失嚴重,且食用很不方便;其三,海帶除了質地較硬、口感差外,還具有特有 的海帶腥味,不能適應我國人們的膳食習慣;其四,加工品種單調形成不了市場競爭能力。 故不得不將大部分海帶用于工業提取碘、褐藻膠、甘露醇的原料,這對海帶資源的有效利用 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近些年有關海帶的加工產品主要以副食類與飲料制品類為主,副食類如海帶保健 蛋糕、海帶保健醬油、海帶豆腐、海帶花生醬、海帶掛面、海帶脯、紙型海帶食品、海帶酥糖 等,飲料制品如海帶豆奶、海帶復合飲料、海帶酒等,但是,海帶茶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且 報道的海帶茶營養成分單一,不具備潤肺的保健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海帶茶及其制備方法,營養豐富,具有潤肺 的保健功效。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帶茶,采用如下原料制備:海帶80-150重量份、枇 杷花5-15重量份、榛子1-5重量份、桂花4-8重量份、羅漢果3-10重量份、紫蘇葉0.5-3重量 份、蘋果皮1-5重量份、荷葉1-5重量份、木耳0.3-3重量份、蜂蜜1-6重量份、百合1-5重量份、 生地0.1-0.7重量份、玄參0.1-0.5重量份、貝母0.2-0.6重量份、麥冬0.1-0.4重量份、沙參 0.3-0.8重量份。
優選的,采用如下原料制備:海帶90-130重量份、枇杷花8-12重量份、榛子2-4重量 份、桂花5-7重量份、羅漢果4-8重量份、紫蘇葉0.8-2重量份、蘋果皮2-4重量份、荷葉2-4重 量份、木耳0.5-2重量份、蜂蜜2-5重量份、百合2-4重量份、生地0.3-0.6重量份、玄參0.2- 0.4重量份、貝母0.3-0.5重量份、麥冬0.2-0.3重量份、沙參0.4-0.6重量份。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海帶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海帶80-150重量 份、枇杷花5-15重量份、榛子1-5重量份、桂花4-8重量份、羅漢果3-10重量份、紫蘇葉0.5-3 重量份、蘋果皮1-5重量份、荷葉1-5重量份、木耳0.3-3重量份、蜂蜜1-6重量份、百合1-5重 量份、生地0.1-0.7重量份、玄參0.1-0.5重量份、貝母0.2-0.6重量份、麥冬0.1-0.4重量份、 沙參0.3-0.8重量份混合,在120-180℃下恒溫烘干3-10小時,然后利用切碎機粉碎,得到海 帶茶。
優選的,還包括海帶的預處理:將海帶在淡水中沖洗干凈,放置在質量百分比為 0.4-0.7%的醋酸中浸泡5-10小時,再將海帶切成10-30mm的小段,放置在恒溫30-60℃條件 下烘干至含水分重量百分比為15-25%。
優選的,恒溫烘干的溫度為140-160℃。
優選的,恒溫烘干的時間為4-7小時。
優選的,所述海帶為90-130重量份。
優選的,所述枇杷花為8-12重量份。
優選的,所述羅漢果為4-8重量份。
優選的,所述海帶茶的粒徑為1-4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莆田市山海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莆田市山海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46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養胃大麥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健胃茶及制造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