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自由度直升機的增益調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3890.0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9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聚;程義平;劉敏超;胡標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lpv 系統 自由度 直升機 控制 方法 | ||
1.三自由度直升機的增益調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三自由度直升機系統的LPV模型;
1.1,根據三自由度直升機系統的運動特性能夠分析其受力情況,首先建立高度軸運動方程,直升機前后電機帶動螺旋槳,產生的升力分別為Ff與Fb,升力之和為Fm=Ff+Fb,前后螺旋槳質量相同,Mf=Mb,配重塊質量為Mw,根據力矩平衡方程能夠得到:
Tg為有效重力矩,代表配重塊與螺旋槳質量對力矩的影響,表示如下:
Tg=MfgLa+MbgLa-MwgLw (2)
重力矩是一個常數,而且通過式2可以看出,當我們加長配重塊到旋轉軸之間的距離Lw就可以消除它的影響,因此建立高度軸運動方程時可以忽略其影響,最后得到高度軸運動方程如下:
為高度軸的旋轉加速度;
ε為高度角;p為俯仰角;
g為重力加速度;
Jε為高度軸的轉動慣量,單位是Kg·m2;
Kf為電機推力系數,單位為N/V;
Uf和Ub分別為前后電機的控制輸入電壓,單位為V;
Mf為螺旋槳的質量,單位為Kg;
Mw為配重塊的質量,單位為Kg;
La為旋轉軸到電機的距離,單位為m;
Lw為旋轉軸到配重塊中心的距離,單位為m;
1.2,俯仰角的變化是靠兩個電機的電壓差實現的,當電機存在電壓差時,俯仰軸與水平線會存在一個夾角,電機產生的水平方向的力能夠引起旋轉角的變化;但是對于俯仰角度的控制,卻與直升機當前的高度和旋轉的角度是無關的,這也說明了當直升機處于運動狀態中,我們選擇的參數變化時,關于俯仰角的控制策略是不變的;建立俯仰軸運動方程如下:
為俯仰軸的旋轉加速度;
Jp為俯仰軸的轉動慣量,Jp=2mfLh2,單位是Kg·m2;
Lh為俯仰軸到電機中心的距離,單位是m;
1.3,同高度軸和俯仰軸類似,建立旋轉軸初始運動方程如下所示:
在這里不能再忽略高度角和俯仰角對旋轉角的控制影響,旋轉角的變化與它們存在著耦合關系;當我們對旋轉角進行控制時,依靠的是俯仰角度的改變,形成橫向作用力,實際應用中為了系統穩定性考慮,產生的俯仰角度p是很小的,其實p≈sin(p),為了能準確地建立LPV模型,將運動方程化為如下形式:
為旋轉軸的旋轉加速度;
ε和p分別為高度角和俯仰角;
Jλ為俯仰軸的轉動慣量,Jλ=2mfLh2+2mfLa2+mwLw2,單位是Kg·m2;
1.4,為了建立三自由度直升機系統的LPV模型,我們定義狀態變量x和輸入參數u分別如下(7)-(8)所示:
uT=[Uf Ub] (8)
xT,uT分別為x,u的轉置,定義yT輸出為高度角、俯仰角和旋轉角的矩陣:
yT=[ε p λ] (9)
最后根據各個軸的運動方程,建立起的直升機LPV模型如下:
其中:
查閱三自由度直升機技術手冊,可以得到各個系統參數的值,隨之能夠計算得到各個軸的轉動慣量;其中:
Kf=0.1188(N/V)
Mf=0.713(Kg)
Mw=1.87(Kg)
La=0.660(m)
Lh=0.178(m)
Lw=0.470(m)
Jε=1.034(Kg·m2)
Jp=0.045(Kg·m2)
Jλ=1.079(Kg·m2)
步驟2.設計并應用增益調度控制器
2.1,根據步驟1得到三自由度直升機系統的LPV模型,在MATLAB中建立被控系統的計算機模型,為得到增益調度控制器參數做準備,所建立的計算機模型以M語言表示如下:
%定義S_0
A_0=[0 0 0 1 0 0;0 0 0 0 1 0;0 0 0 0 0 1;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0 0];
B_0=[0 0;0 0;0 0;0.0758 0.0758;0.4680 -0.4680;0 0];
C_0=[1 0 0 0 0 0;0 1 0 0 0 0;0 0 1 0 0 0];
D_0=[0 0;0 0;0 0];
S_0=ltisys(A_0,B_0,C_0,D_0);
%定義S_p1
A_p1=[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0.5658 0 0 0 0];
B_p1=[0 0;0 0;0 0;0 0;0 0;0 0];
C_p1=[0 0 0 0 0 0;0 00 0 0 0;0 0 0 0 0 0];
D_p1=[0 0;0 0;0 0];
S_p1=ltisys(A_p1,B_p1,C_p1,D_p1,0);
由于在實際系統中俯仰角不是任意變化的,當俯仰角較大時,直升機系統旋轉角變化速率過快,易導致系統不穩定,因此這里規定俯仰角變化范圍為[-π/6,π/6],即可變參數θ∈[0.866,1],θ=cos(ε),且認為可變參數速率建立的直升機系統模型pds_hel如下:
%定義參數變化范圍
range=[0.866 1];
rate=[-0.5 0.5];
pv=pvec('box',range,rate);
pds_hel=psys(pv,[S_0 S_p1]);
2.2,設計三自由度直升機系統閉環反饋回路,并選擇適當的權重函數,加上權重函數后的三自由度直升機閉環系統;選擇權重函數并通過M語言建立反饋回路如下:
[pdP,nmc]=sconnect('r(3)','e1=r(1)-G(1);e2=r(2)-G(2);
e3=r(3)-G(3);K','K:e1;e2;e3','G:K',pol_hel);
其中每一個參數均以引號隔開,意義如下:
①第一個參數r(3)代表輸入信號,同時也指出輸入信號的維數;這個系統中只有唯一的輸入信號,就是標量參考信號r(3);
②第二個參數分成4部分,分別是e1=r(1)-G(1),e2=r(2)-G(2),e3=r(3)-G(3)以及K;因為我們需要觀測系統狀態,前面3個部分代表參考信號和直升機系統輸出之間的差值,第4部分則代表控制輸入u;
③第三個參數K:e1;e2;e3不僅定義了控制器的名字,同時也為其指定了輸入,控制器輸入即為參考信號和直升機輸出之間的差值;
④其余參數都是成對出現的,并且為回路中的系統定義了輸入列表和系統矩陣;G:K表明直升機系統G的輸入是控制器K的輸出,pol_hel即為系統狀態空間模型的多胞形式,可由仿射參數依賴模型轉換而來;
2.3,計算增益調度控制器參數,搭建控制器Simulink模塊;相應的控制器參數能夠通過以下語句計算得到:
[gopt,pdK]=hinfgs(Paug,nmc)
其中pdK中即包含了增益調度控制器的各個參數;
2.4,在Simulink中連接控制器模塊與三自由度直升機模塊,構成反饋回路;三自由度直升機整體硬件構成包括直升機主體、計算機系統、數據采集卡、功率放大器、控制手柄與急停開關;此時能夠通過MATLAB給定跟蹤信號,經計算機計算得到控制電壓后聯動官方軟件QuaRC將數據寫入數據采集卡,然后控制信號流經功率放大器,直接對直升機主體進行控制;外部的數據采集卡還會讀取各個自由度編碼器數值,作為半實物仿真平臺的反饋信息,使整個系統構成閉環回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38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環境控制方法及其系統
- 下一篇:一種節能方法及系統





